
0人評分過此書
- 導論
-
第一章 科舉、秋柳、變調—王士〈秋柳詩四首〉新探
-
「習性」與明清之際山東新城王氏的科舉與賦詩實踐
-
王士禛〈秋柳詩四首〉與「隱喻性聯想」
-
「轉調」與「新吾」
-
王士禛「秋」與「柳」之書寫譜系
-
「秋柳」與「小草」—王士祿〈秋柳〉和詩中之身世之慨
-
小結
-
-
第二章 明遺民對〈秋柳詩〉之回應—顧炎武、徐夜〈秋柳〉之賦詠
-
前說之檢討
-
亭林「賦得體」詩
-
亭林之〈賦得秋柳〉
-
徐夜、王士禛、顧炎武〈秋柳〉詩之「三角」關係
-
小結
-
-
第三章 糾結複雜的心事—曹溶與朱彝尊之遙和〈秋柳〉
-
「習性」、性情與詩歌創作實踐
-
順治十六年 (1659) 以前秋岳之仕宦經歷
-
秋岳〈秋柳〉詩前諸七律的意態
-
秋岳〈秋柳〉詩析論
-
朱彝尊和秋岳〈秋柳〉之作
-
秋岳、竹垞〈秋柳〉詩寫作的時間背景、歷史場景
-
秋岳與竹垞詩的對話與辨證關係
-
秋岳與竹垞〈秋柳〉唱和詩之餘韻
-
-
第四章 「秋柳」的回歸—冒襄、陳維崧〈秋柳〉詩中江南「朱門」的創傷
-
冒襄、陳維崧〈秋柳〉詩作期小考
-
「柳」的意態與本章的思考角度
-
冒襄、陳維崧小識
-
冒襄之〈秋柳〉詩
-
陳維崧之〈秋柳〉詩
-
最恨健兒偏欲折—江南「楊柳」與歷史創傷
-
數枝清影立朱門—冒襄水繪園之「白門楊柳」
-
青眼窺人忍再論—飄零於水繪園之「江南子弟」陳維崧
-
小結
-
- 結語
- 後記
- 作者簡介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