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思文/幽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3120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詩歌發展至明清之際,原有的抒情性已然面貌不顯,淹沒於詩史、以文為詩等體類上的陵越;創作上則遭以意為主、敘事繁冗等的侵犯;當世小說、戲曲的風行,更使得強調簡、雅、凝鍊的詩歌一道受到強力挑戰,呈現出抒情與敘事的緊張性;在格律、詩法大行其道下,又使得詩人元聲、元氣拘滯而不能出,詩歌的真誠性受到質疑。因此,船山倡言興觀群怨四者融通,經由情的收攝與轉進成為一心之洞燭與朗現,由人之情而得窺天之性;藉著抒情自我的靈視與觀照,那既是心性論上的延伸,同時也回應世運衰頹之所由,藉以辨明、超越晚明一片情論的差相彷彿。至此,遺民船山終能克服時間的天敵,其淒心熱魄得以安頓於(如白地光明錦)詩歌之中,將此孤忠丹心寄予後世,而那也是鼎革之後唯一的乾淨之土,讓自身超出了當代天崩地解。
  • 導論 船山詩學概述與抒情系譜之建構
    • 一、抒「情」的開場
      • (一)船山憂患詩學
      • (二)情的「認識」論
    • 二、所謂「俗論」:船山詩論的當代指向
    • 三、抒情系譜再探與回應
    • 四、問題與章次
  • 第一章 船山詩論顯影:以詩史為核心的考察
    • 第一節 詩與史的互諍
    • 第二節 詩語與實錄
      • 一、情與事的融合
      • 二、事在船山詩論中的緊張性
    • 第三節 詩的體類意義
      • 一、詩以道情,道性之情
      • 二、白地光明錦:詩歌與心緒
    • 第四節 回歸抒情傳統,尋一乾淨之地
      • 一、遺民的自況
      • 二、頑石與補天:純詩的抒情構築
  • 第二章 王夫之興觀群怨說再探──情論的認識與啟悟
    • 第一節 船山興觀群怨新義界的開啟
      • 一、興觀群怨溯源
      • 二、船山之興觀群怨說
      • 三、興觀群怨作為船山規範詩學之效力
    • 第二節 詩歌(情)的雅化與純化
      • 一、船山之情志批評─由詩可以怨談起
      • 二、情與辭:君子之情與君子詞
      • 三、小結
    • 第三節 船山興觀群怨說的開展與抒情傳統的參與
      • 一、「四情」意義的再探討
      • 二、船山詩情論中的讀者與作者
      • 三、詩的抒情與怨情
      • 四、船山情論與抒情本體意識
  • 第三章 王夫之詩學中情景理論再探
    • 引論
    • 第一節 奠基心物相感的詩學論述
      • 一、船山心物關係新論
      • 二、心目為政
      • 三、純感覺的現量
    • 第二節 情景論
      • 一、詩語皆景語─情景交融論(一)
      • 二、賓主說:情景交融論(二)
      • 三、景中有人─抒情自我的再發現
    • 第三節 船山天人之學與詩學情景論之交涉與開展
      • 一、情景互藏其宅而交相為用
      • 二、導情以復性
  • 第四章 王夫之詩樂之理一說再探──由詩以興樂加以考察
    • 引論
    • 第一節 樂興之際與天人關係論
      • 一、船山樂論分疏
      • 二、「興於詩」與「成於樂」
      • 三、小結
    • 第二節 船山以樂論詩的意義
      • 一、船山論詩的聲情說
      • 二、氣度聲情:詩歌中意理與音理之交涉
    • 第三節 重返詩學原鄉與樂的復歸──船山以樂論詩之重估
      • 一、超越唐音與宋調
      • 二、抒情的鳴響:樂語、景語以及元氣的通貫
  • 第五章 再探船山詩論中的意與勢──從「意」對「情」的摹寫論之
    • 引論
    • 第一節 船山以意論詩說
      • 一、意與情:船山「詩以意為主」說的情論基底
      • 二、意與神:意的文辭面之展開
      • 三、意與氣:意的展開與元氣之灌注
      • 四、小結
    • 第二節 船山勢論
      • 一、文行之象
      • 二、力與忍:論文勢夭矯靈動之由
      • 三、取勢與取景
    • 第三節 船山詩本質論
  • 結論 船山詩學的抒情榮光──情的辨證、收攝與超越
    • 一、船山「詩齣」的抒情考察:《龍舟會》之「遺」音
    • 二、詩歌之悟與超越──思文/天人/幽明視域的通貫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