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台灣第一本「正向教養」正宗書籍。阿德勒學派教養權威、美國風行超過35年「正向教養」創始人──簡.尼爾森的最新經典力作。
★「正向教養」是美國主流親子教育法之一,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系列書共出版18本,以16種語言發行全球60國,總銷量高達200萬冊以上。
★台灣首位獲美國PDA正向教育協會認證導師及講師──姚以婷專文導讀、審訂。
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受挫的孩子,
挫折感來自於「沒有歸屬感」的信念。
阿德勒相信每個人都在追求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停止餵養孩子懲罰和獎賞,用「鼓勵」賦予權力和責任,
孩子才能真正具有自信與能力!
我們無法保護孩子免於人生的苦難。因此,有必要讓他們為此先做好準備。
──魯道夫.德瑞克斯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的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與獎賞,強調用「鼓勵」來教養孩子。簡.尼爾森在一九八○年代,接受美國聯邦政府委託,主持一項兒童教育研究專案,結果發現家長與教師運用阿德勒心理輔導法,對孩童有明顯正面的影響,因而她發展出一套涵蓋溝通、衝突處理與相互尊重的教養方法。過去三十五年,「正向教養」的理論與200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阿德勒相信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是要由內而外,幫助扭轉錯誤的信念,協助個人體驗「歸屬於群體」的深層需要。阿德勒去世後,他的門徒魯道夫.德瑞克斯繼續傳布阿德勒學說,將人人平等、尊嚴、尊重等理念擴及父母與師長。阿德勒與德瑞克斯教導我們,孩子所做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底層隱藏著行為背後的信念,那才是孩子行為產生的主因。
【正向教養的五大特色】
一般的教養法只討論如何修正孩子的行為,「正向教養」則同時討論行為與其背後的信念,並包含以下五大特色:
.協助孩子感受到情感連結、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父母能同一個時間表現出和善與堅定。
.具有長期的成效。
.教導孩子兼具品格與價值的技能,培養尊重、關心他人、解決問題與合作的精神。
.促使孩子發現自己擁有能力,並且了解如何正確運用這些能力。
【如何運用正向教養工具?】
研究指出,正向教養工具能夠協助孩子自我調整,產生內在動機,並能幫助家庭關係更和諧,對孩子產生長遠的效果。
.破解孩子心中密碼:運用「錯誤目的線索偵測表」與「錯誤目的表」,找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和善且堅定:從重視孩子的感受開始,表現理解並盡可能提供選項,但仍堅持原則。
.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孩子在感覺好時,會做得更好。傳遞關愛的訊息,建立起親密感與信任,就足以解決問題。
.家庭會議:運用舉辦家庭會議的十步驟,營造氣氛,使所有人專注在解決方案上。
.修復錯誤的3R’s: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透過道歉來和解,一起找出彼此願意實行的解決方案。
本書擷取「正向教養」最經典實用及最新的49項練習,每項都是有利於家庭關係與孩童發展的方法。簡.尼爾森與她的兒女,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以及育有三名子女且為正向教養協會執行長的布萊德.安吉,共同分享親身的育兒經驗,並提供來自世界各地正向教養的成功案例。在孩子性格發展過程中,家長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養路上,給予孩子尊嚴與尊重,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你將發現孩子不僅能改善負面行為,也會擁有更好的品格與技能。
【本書特色】
◎每個練習都有正向教養工具的重點介紹,文後並統整實用的運用技巧,協助父母更容易抓到教養訣竅。
◎每章都有三位作者分享他們實際運用正向教養工具的經驗,並提供世界各地成功運用的正向教養工具案例,幫助讀者了解如何運用與實行。
◎本書提供明確、以研究為基礎的指引,教導孩子自我激勵,最終能夠自行管理自己的行為。
★「正向教養」是美國主流親子教育法之一,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系列書共出版18本,以16種語言發行全球60國,總銷量高達200萬冊以上。
★台灣首位獲美國PDA正向教育協會認證導師及講師──姚以婷專文導讀、審訂。
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受挫的孩子,
挫折感來自於「沒有歸屬感」的信念。
阿德勒相信每個人都在追求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停止餵養孩子懲罰和獎賞,用「鼓勵」賦予權力和責任,
孩子才能真正具有自信與能力!
我們無法保護孩子免於人生的苦難。因此,有必要讓他們為此先做好準備。
──魯道夫.德瑞克斯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的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與獎賞,強調用「鼓勵」來教養孩子。簡.尼爾森在一九八○年代,接受美國聯邦政府委託,主持一項兒童教育研究專案,結果發現家長與教師運用阿德勒心理輔導法,對孩童有明顯正面的影響,因而她發展出一套涵蓋溝通、衝突處理與相互尊重的教養方法。過去三十五年,「正向教養」的理論與200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阿德勒相信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是要由內而外,幫助扭轉錯誤的信念,協助個人體驗「歸屬於群體」的深層需要。阿德勒去世後,他的門徒魯道夫.德瑞克斯繼續傳布阿德勒學說,將人人平等、尊嚴、尊重等理念擴及父母與師長。阿德勒與德瑞克斯教導我們,孩子所做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底層隱藏著行為背後的信念,那才是孩子行為產生的主因。
【正向教養的五大特色】
一般的教養法只討論如何修正孩子的行為,「正向教養」則同時討論行為與其背後的信念,並包含以下五大特色:
.協助孩子感受到情感連結、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父母能同一個時間表現出和善與堅定。
.具有長期的成效。
.教導孩子兼具品格與價值的技能,培養尊重、關心他人、解決問題與合作的精神。
.促使孩子發現自己擁有能力,並且了解如何正確運用這些能力。
【如何運用正向教養工具?】
研究指出,正向教養工具能夠協助孩子自我調整,產生內在動機,並能幫助家庭關係更和諧,對孩子產生長遠的效果。
.破解孩子心中密碼:運用「錯誤目的線索偵測表」與「錯誤目的表」,找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和善且堅定:從重視孩子的感受開始,表現理解並盡可能提供選項,但仍堅持原則。
.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孩子在感覺好時,會做得更好。傳遞關愛的訊息,建立起親密感與信任,就足以解決問題。
.家庭會議:運用舉辦家庭會議的十步驟,營造氣氛,使所有人專注在解決方案上。
.修復錯誤的3R’s: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透過道歉來和解,一起找出彼此願意實行的解決方案。
本書擷取「正向教養」最經典實用及最新的49項練習,每項都是有利於家庭關係與孩童發展的方法。簡.尼爾森與她的兒女,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以及育有三名子女且為正向教養協會執行長的布萊德.安吉,共同分享親身的育兒經驗,並提供來自世界各地正向教養的成功案例。在孩子性格發展過程中,家長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養路上,給予孩子尊嚴與尊重,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你將發現孩子不僅能改善負面行為,也會擁有更好的品格與技能。
【本書特色】
◎每個練習都有正向教養工具的重點介紹,文後並統整實用的運用技巧,協助父母更容易抓到教養訣竅。
◎每章都有三位作者分享他們實際運用正向教養工具的經驗,並提供世界各地成功運用的正向教養工具案例,幫助讀者了解如何運用與實行。
◎本書提供明確、以研究為基礎的指引,教導孩子自我激勵,最終能夠自行管理自己的行為。
簡.尼爾森(JANE NELSEN)
教育博士,正向教養暢銷叢書的合著者,亦是專長於婚姻、家庭和親子關係的合格心理治療師及國際知名演說家;著作已銷售超過125萬本。
她是7名孩子的母親(22名孫子女、9名曾孫子女……持續增加中)。著作與合著的正向教養叢書發行超過60個國家;如今年近80歲,依舊活躍於全球巡迴的演講與工作坊。
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MARY NELSEN TAMBORSKI)
文學碩士、三名男孩的母親,以及執業於聖地牙哥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師;同時也是正向教養認證導師與家長講師。
瑪麗接受母親簡.尼爾森的真實人生訓練不亞於所接受的正規訓練。從她有記憶以來,雙親就讓她參與相互尊重的溝通、鼓勵,並專注在解決方案上。
瑪麗與母親合著有《Keeping the Joy in Marriage Tool Cards》一書(包含電子書)。她活躍於演講與工作坊,也教授許多正向教養家長課程。
布萊德.安吉(BRAD AINGE)
正向教養協會執行長、「Empowering People」組織執行長,也是www.positivedescipline.com網站上許多正面教養產品的出版者與發行者。
布萊德是個全職的單親爸爸,育有凱爾西、吉普森與愛瑪三名子女,亦是兼職部落客;部落格專門分享遊走在養育孩子、約會與賺錢維生之間的獨特體驗。嗜好包括洗衣、洗碗、管理動物、偶爾擔任爭執的仲裁者(「他先動手的!」「不對,她先動手的!」)。他期望有朝一日能逃到遙遠的蘇格蘭村莊,整天打高爾夫球。
- 推薦序/教出有勇氣、能合作與貢獻社會的孩子/曾瑞真
- 導 讀/正向教養—積極主動的阿德勒教養法/姚以婷
- 作者序/給台灣讀者的話/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
- 前 言/要改變孩子行為,先轉換他的信念
-
第一章 教養的基礎原則
-
練習1 破解孩子心中的密碼
-
練習2 花時間訓練
-
練習3 溫和且堅定
-
練習4 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
練習5 鼓勵孩子
-
練習6 贏得孩子的合作
-
-
第二章 正向教養指南
-
練習7 家庭會議
-
練習8 重視孩子的感受
-
練習9 決定你的作法
-
練習10 徹底執行你的決定
-
練習11 對孩子放手
-
-
第三章 孩子犯錯時的處理方式
-
練習12 了解大腦如何運作
-
練習13 積極暫停
-
練習14 視犯錯為學習的機會
-
練習15 修復錯誤的三R原則
-
-
第四章 連結你與孩子的情感
-
練習16 共同擁有一段特殊時光
-
練習17 展現信心
-
練習18 對孩子表達感謝
-
練習19 私密傾聽
-
-
第五章 如何解決問題?
-
練習20 讓孩子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
練習21 達成協議,徹底執行
-
練習22 請求孩子協助
-
練習23 專注於解決方案上
-
練習24 運用選擇輪
-
練習25 動機式啟發性提問
-
練習26 避免溺愛
-
-
第六章 一步步達成
-
練習27 給予擁抱
-
練習28 眼神相對
-
練習29 拆解為小步驟
-
練習30 鼓勵與讚美的不同
-
練習31 對話式啟發性提問
-
練習32 提供有限選擇
-
-
第七章 生活中的實用技巧
-
練習33 零用錢
-
練習34 做家事
-
練習35 限制開啟螢幕的時間
-
練習36 建立日常慣例表
-
-
第八章 話少勝於話多
-
練習37 傾聽
-
練習38 給予充分關注
-
練習39 安靜地行動
-
練習40 與孩子建立無聲暗號
-
練習41 運用單詞法
-
-
第九章 邏輯後果與自然後果
-
練習42 邏輯後果
-
練習43 自然後果
-
練習44 對孩子一視同仁
-
-
第十章 作孩子的模範
-
練習45 控制你的行為
-
練習46 留意你的語氣
-
練習47 不要回應孩子的頂嘴
-
練習48 保有幽默感
-
練習49 賦予孩子權力
-
- 後 記/來自三位作者的分享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