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詩說歷史

出版日期
2014/0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5291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蕭伯納曾說:「歷史除了人名以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以外,都是真的。」這話自然不能當真,但文學的確可以記錄時代、反映時代。以杜甫的「三吏三別」來說,試問有哪部史書,較老杜的這幾首詩更能反映安史之亂時黎民百姓的苦痛?
《詩說歷史》由六十篇短文、一百多首詩詞、一百多幅圖片構成。始自史前,止於辛亥革命。以一首首詩詞,夾敘夾議,串起一部中國史。詩中有史,史中有詩。從詩詞認識歷史脈絡,從歷史體會詩人詩心。既可作為增廣人文素養的普及讀物,也可作為大專院校通識課程的教本。
古人說:治史者需具備史學、史才、史識。史學,主要指素養;史才,主要指文筆;史識,主要指見解。作者以嚴謹的態度,豐富的常識,獨到的見解,佐以趣味之筆,開創出一種獨特的體式。這種以詩詞(包括新詩)為載具、敘寫歷史的體式,將會在海峽兩岸接踵出現。
  • 辛序:《詩說歷史》品讀有感
  • 自序
  • 帝力於我何有哉—帝堯和帝舜
  •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武王伐紂和西周滅亡
  • 交交黃鳥—詩經與五霸
  • 十年孤憤栖吳苑,雙眼分明見越兵—吳越之爭
  • 麟兮麟兮我心憂—孔子的晚年
  •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和信陵君
  •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和楚辭
  • 風蕭蕭兮,易水寒—荊軻刺秦王
  • 大風起兮雲飛揚—項羽和劉邦
  • 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顔色—輝煌的漢武帝時代
  •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飛將軍的祖孫悲劇
  • 猛將謀臣徒自貴,蛾眉一笑塞塵清—王昭君和蔡文姬
  • 自從白馬馱經始,寶地紺園知有幾—佛法東傳,道教創立
  •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赤壁之戰
  • 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蜀魏吳,分漢鼎
  •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竹林七賢
  • 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五胡亂華,衣冠東渡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亂世的桃花源
  •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魏晉南北朝
  •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大興城和大運河
  • 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唐太宗到武則天
  •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應允來西藏—文成公主入藏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慧能與禪宗
  •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唐明皇和楊貴妃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從謳歌戰爭到反對戰爭
  • 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中日文化交流
  • 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胡姬,胡樂,胡旋舞
  •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唐代的馬球和足球
  •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黃巢之亂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五代十國的絕唱
  • 黃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紛爭從此止—趙匡胤黃袍加身
  • 虜情懾,誓書來,從此年年修好—宋遼戰爭
  •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宋夏戰爭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變法
  •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從北宋到南宋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代的理學
  •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宋代的美術
  •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宋代的女詞人
  • 秦皇漢武稱兵窮,拍手一笑兒戲同—成吉思汗與蒙古西征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南宋滅亡
  • 縱饒航海數百萬,不直龍王一怒間—忽必烈海外用兵
  • 聖者雖把學問腹中藏,他的聲望卻到處遠揚—影響蒙古人的兩位喇嘛
  •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元代的散曲和雜劇
  •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紅巾軍起事
  •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明太祖和明成祖
  • 皇華使者承天敕,宣佈綸音往夷域—鄭和下西洋
  •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
  •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王陽明的理學
  • 明朝睛更好,飛翠潑征鞍—倭寇和戚繼光
  • 心膂股肱克大敵,父兄子弟肇皇清—薩爾滸之戰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明代的白話小說
  • 西儒有道者,文玄談更雄—傳教士東來
  • 慟哭三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甲申之變
  • 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南明哀歌
  •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台海風雲
  •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薙髮易服和文字獄
  • 文治武功真大略,挽弓策馬論英雄—清初的文治和武功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鴉片戰爭
  •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甲午戰爭
  • 水清終有竭,倒戈逢八月—武昌起義清帝退位
  • 誌謝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