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錢穆史學思想研究

出版日期
2004/0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05183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引言
  • 上編 錢穆民族文化生命史學思想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 第一章 民族文化史學思想的萌發和以史學為本位學術道路的發韌
      • 一、家世影響與學生時代
      • 二、邊教邊學,苦讀國學典籍
      • 三、以史學的立場和方法研治子學和經學
      • 四、「『民族精神之發揚』與『物質科學之認識』並進」文化觀的內在矛盾
    • 第二章 對中國歷史的全面深入研究和民族文化生命史學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考古卻不疑古、考古是為信古
      • 二、治史要注意歷史地理學的研究
      • 三、民族文化生命史學及其思想體系的初步形成
    • 第三章 民族文化生命史觀的確立及其史學思想體系的豐富發展
      • 一、治史當認識和把握民族文化之大體,於中西文化作比較
      • 二、歷史為一大生命,心性是歷史生命之本體,無思想則無民族歷史
      • 三、文化學理論的提出,民族文化生命史學思想的確立和完善
      • 四、對史學方法的探討
    • 第四章 民族文化生命史學思想的總結、轉進和完善
      • 一、堅持走歷史文化中心論的史學道路
      • 二、「學術興則文化興」的中國文化復興道路
      • 三、晚學得新知 綜六藝以尊朱
      • 四、對史學思想的全面總結
  • 中編 錢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觀
    • 第五章 心性合一的民族文化生命本體論
      • 一、什麼是歷史與文化?
      • 二、歷史是一文化生命體
      • 三、沒有民族就沒有歷史文化生命
      • 四、心性是文化生命的本體
      • 五、仁是心性之本,天下歸仁
    • 第六章 歷史文化層面和七要素的歷史文化構成論
      • 一、歷史文化的三層面及其基本內容
      • 二、經濟的地位、作用和農業文化的優越性
      • 三、政治的涵義、地位和中西國家觀之比較
      • 四、精神道德的終極地位及其與中西文化的關係
    • 第七章 歷史創造中的道德心性決定論
      • 一、人是歷史的中心,少數傑出人物創造歷史
      • 二、歷史人物之種種和聖賢史觀其
      • 三、心性是歷史文化及演進的決定力量
      • 四、人和歷史人物與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歷史環境的關係
      • 五、歷史人物與人文修養
    • 第八章 變常合一和理欲合一的歷史漸進論
      • 一、歷史是變與常、變化與持續的統一
      • 二、歷史在進退和興衰交替中波浪般演進
      • 三、心性合一基礎上的歷史文化進化觀
      • 四、宇宙人生是「道理合一」的世界
      • 五、歷史演進是天理和人欲的合一
  • 下編 錢穆的人文主義生命史學觀
    • 第九章 重直覺、經驗、情感和道德的人文歷史認識論
      • 一、認識的由來及其特徵──心與精神
      • 二、重經驗、直覺、綜括和寓價值觀與仁慈心的人文認識方式
      • 三、歷史認識是主客觀的統一
      • 四、重性情和史德的史家素質論
    • 第十章 通變和通專相結合、考據和義理相結合的歷史研究法
      • 一、歷史研究要通與變、通與專相結合
      • 二、治史貴在求其特殊精神與個性
      • 三、治史要考據與義理相結合
      • 四、專門史的研究法
    • 第十一章 中國史書體裁與中國歷史文化精神
      • 一、編年體與中國史學的歷史意識
      • 二、列傳體與中國文化的人文主義精神
      • 三、紀事本末體及其弊病
      • 四、論中國史書的其他體裁
    • 第十二章 生命意義的史學知識論和經世致用的史學價值論
      • 一、史學是生命之學和史學的諸要素
      • 二、鑒古知今、經國濟世和培養心智的史學價值論
      • 三、史學是人文學的基本
      • 四、從中西史學比較說中國史學精神與中國文化優越論
  • 結語
    • 附錄一 錢穆史學和史學思想研究論著索引
    • 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