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文本文學審美風格
從中國言志詩與西方模仿文學互照互識出發,用符號─結構方法重構文學現象,本書指出不存在泛泛而論的文學風格,任何文學風格總是以文本為切分單位的文本現象。而且,這種文本風格不是渾然無序的,而是包含最小文學手法、文本手法統一體、文本純文學風格、文本文學審美風格四個結構層級之整體。
- 自 序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文學審美風格的研究對象
-
1.1.1. 問題的提出
-
1.1.2. 文學審美風格的研究對象
-
1.1.3. 文學審美風格論的基本概念
-
-
1.2. 文學審美風格研究的方法
-
1.2.1. 狄爾泰的歷史理性批判
-
1.2.2. 中西學術研究的嚴謹客觀原則
-
1.2.3. 詩學模子雙線並進尋根探固方法
-
-
1.3. 符號-結構方法:文學審美風格命題邏輯推演的方法
-
1.3.1. 符號學的歷史回顧
-
1.3.2. 符號學的基本概念
-
-
1.4. 文學審美風格論研究的起點、單位
-
1.4.1. 文學審美風格研究的起點
-
1.4.2. 文學審美風格的切分單位
-
-
-
第二章 中西文藝學風格理論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
2.1. 西方風格理論研究的歷史
-
2.1.1. 「風格」在英語中的詞源及含義
-
2.1.2. 在西方文藝學中風格理論研究的歷史
-
-
2.2. 中國「體」論研究的歷史
-
2.2.1. 中國古代的相關話語
-
2.2.2. 《文心雕龍》的「體」論
-
-
2.3. 20 世紀中西風格理論研究
-
2.3.1. 20 世紀西方風格理論研究
-
2.3.2. 20 世紀中國風格理論研究
-
-
-
第三章 最小文學手法
-
3.1. 文學作品中的最小文學手法
-
3.1.1. 最小文學手法的定義
-
3.1.2. 研究最小文學手法的雙重單位
-
3.1.3. 文學作品中的最小文學手法考察
-
-
3.2. 最小文學手法的構成
-
3.2.1. 最小文學手法的能指:自然語言橫組合片段
-
3.2.2. 最小文學手法的所指:不可再分文學想像具象
-
-
3.3. 最小文學手法的兩次結構轉換
-
3.3.1. 什麼是最小文學手法的兩次結構轉換
-
3.3.2. 最小文學手法第一次結構轉換的三種意義
-
3.3.3. 最小文學手法第二次結構轉換的意義之一:造型性
-
3.3.4. 最小文學手法第二次結構轉換的意義之二:虛構性
-
-
3.4 最小文學手法的縱聚合類型
-
3.4.1. 最小文學手法的縱聚合三大類型
-
3.4.2. 最小文學手法縱聚合三大類型在文學作品中的考察
-
3.4.3. 最小文學手法的縱聚合類型的「價值」
-
3.4.4. 最小文學手法橫組合的自由與縱聚合的不自由
-
-
3.5. 最小文學手法的結構特徵
-
3.5.1. 最小文學手法的整體性
-
3.5.2. 最小文學手法的轉換性
-
3.5.3. 最小文學手法的自我調整性
-
-
3.6. 最小文學手法的文學性
-
3.6.1. 關於文學性、文學手法相關研究
-
3.6.2. 從最小文學手法看文學性
-
3.6.3. 最小文學手法基本意義
-
3.6.4. 最小文學手法的基本意義與具體意義、潛在意義
-
-
-
第四章 文學審美風格個體
-
4.1. 文學審美風格研究的相關概念
-
4.1.1. 文學審美風格結構等級序列
-
4.1.2. 文學風格的「言語」
-
4.1.3. 自然語言與文學的「言語-語言」辨析
-
-
4.2. 文本手法統一體
-
4.2.1. 文本手法統一體概說
-
4.2.2. 文本手法的文學性
-
4.2.3. 文本手法統一體的文學性
-
-
4.3. 文本純文學風格
-
4.3.1. 文本純文學風格概說
-
4.3.2. 文本純文學風格的所指
-
4.3.3. 文本純文學風格橫組合構成意義
-
4.3.4. 文本純文學風格縱聚合類型
-
4.3.5. 文本純文學風格的意指作用
-
-
4.4. 文本文學審美風格
-
4.4.1. 相關研究
-
4.4.2. 文本文學審美風格構成
-
4.4.3. 文本文學審美風格所指
-
4.4.4. 文本審美理想縱聚合兩大類型
-
4.4.5. 文本文學審美風格必然所屬物的意義
-
-
- 後記
- 主要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