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水是天賦之物,能帶來洪水,也能引起乾旱;水更是權力代表,全球水資源鬥爭激烈,為了發展,人與水爭地,亦因人用水量增加,又與別國或其他生物爭水。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土木工程學系榮譽教授沈學汶一生與水結緣,從事水利教學研究、工程項目實踐及顧問工作50年,曾為聯合國及世界銀行的水利顧問,參與近20個國家的水利工程,為國際著名的河流動力學權威及水利工程師。他以寶貴的河川管理經驗和數據資料,深入分析全球關注的重點水問題——世界水資源衝突;河川治理、洪患與乾旱的整治方案;河川復育、生態與水利的和諧發展;興建水壩的利弊;中國河川狀況。他更對長江三峽大壩及未來中國水資源發展提供切實建議。
作者從其外祖父詹天佑那第一批留美學生開始述說,幾代華人赴美求學的經驗,反映他們的生活實況與心聲。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土木工程學系榮譽教授沈學汶一生與水結緣,從事水利教學研究、工程項目實踐及顧問工作50年,曾為聯合國及世界銀行的水利顧問,參與近20個國家的水利工程,為國際著名的河流動力學權威及水利工程師。他以寶貴的河川管理經驗和數據資料,深入分析全球關注的重點水問題——世界水資源衝突;河川治理、洪患與乾旱的整治方案;河川復育、生態與水利的和諧發展;興建水壩的利弊;中國河川狀況。他更對長江三峽大壩及未來中國水資源發展提供切實建議。
作者從其外祖父詹天佑那第一批留美學生開始述說,幾代華人赴美求學的經驗,反映他們的生活實況與心聲。
- 序一 李鴻源
- 序二 李行偉
- 中文自序
- 英文自序
-
第一部分 水資源管理與水利工程
-
第1 章 世界水資源、河川狀況與跨區域衝突
-
1.1 世界水資源概述
-
1.2 各國的總用水量
-
1.3 海水淡化
-
1.4 香港的水資源概述
-
1.5 世界大型河川的狀況
-
1.6 水資源發展與河流衝突
-
-
第2 章 洪水和乾旱治理
-
2.1 洪水概述
-
2.2 洪水的種類
-
2.3 聖嬰和反聖嬰現象
-
2.4 全球暖化
-
2.5 洪水和土石流
-
2.6 美國洪水處理方案的案例
-
2.7 美國水利工程的設計標準
-
2.8 美國國會任命的委員會對洪水處理的改變
-
2.9 密西西比河的洪水管理實例
-
2.10 洪水管理總結
-
2.11 對亞洲國家有益之洪水管理措施
-
2.12 乾旱管理
-
2.13 水權問題
-
2.14 水資源分配
-
2.15 水資源衝突
-
2.16 回收水
-
2.17 節約用水
-
-
第3 章 河川環境的生態水利研究
-
3.1 概論
-
3.2 美國瀕危物種法案
-
3.3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
3.4 埃及尼羅河的阿斯旺水壩
-
3.5 尼奧布拉拉河的生態研究
-
3.6 河川流域回復計劃
-
3.7 尋找洄游魚類的產卵場所
-
3.8 生態水利學的重點結論
-
-
第4 章 認識水壩
-
4.1 水壩的發展歷程
-
4.2 水壩的種類
-
4.3 水壩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
4.4 水壩的水文考量
-
4.5 輸砂分析
-
4.6 水壩損毀案例
-
4.7 美國大壩安全計劃
-
4.8 世界水壩委員會
-
4.9 國際大壩委員會
-
4.10 美 國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報告書和環境評估
-
4.11 其他國家的環境影響評估
-
4.12 結語︰對環境影響評估的建議
-
4.13 拆除水壩
-
-
第5 章 中國一些河川議題
-
5.1 中國地理、河川和水資源
-
5.2 中國水資源分佈
-
5.3 中國河川發展歷史案例
-
5.4 河道管理
-
5.5 簡述長江與三峽大壩
-
5.6 三峽大壩的正面影響
-
5.7 三峽大壩的各方評論
-
5.8 我對三峽大壩的評論
-
5.9 三峽大壩的評論總結
-
5.10 黃河氾濫問題
-
5.11 南水北調工程
-
5.12 未來中國的水資源發展
-
-
-
第二部分 學習、工作與家庭
-
第6 章 早期留美中國學生與我赴美留學經驗
-
6.1 首批由中國政府贊助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
-
6.2 我的外祖父詹天佑
-
6.3 前期留美的中國學生和庚子賠款
-
6.4 我的父親與西藏
-
6.5 我的兒時生活
-
6.6 在重慶南開中學的日子
-
6.7 入讀省立上海中學
-
-
第7 章 在美國求學
-
7.1 威斯康辛州貝諾伊特時期
-
7.2 升讀密歇根大學
-
7.3 考慮回中國
-
7.4 抗議美國禁止中國學生返國
-
7.5 我的妻子
-
7.6 我的恩師愛因斯坦教授
-
-
第8 章 在美國工作
-
8.1 哈察顧問工程公司
-
8.2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1963~1985)
-
8.3 大學裏的台灣學生
-
8.4 中國參訪的學者
-
8.5 重 返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1986~1999)
-
-
第9 章 參與國際交流活動
-
9.1 跨國參訪
-
9.2 到台灣任客座教授
-
9.3 中國訪問團來美
-
9.4 埃及的顧問工作
-
9.5 新西蘭的研究之旅
-
9.6 美國河川團隊首次參訪中國
-
9.7 首次組織河川團隊參訪中國
-
9.8 隨考察團再度訪華
-
9.9 赴美中國留學生大增
-
9.10 以中國海外人士身份參與國際交流活動
-
9.11 德國的學者交換計劃
-
9.12 活躍於美國和國際協會
-
-
第10 章 我和我的家人
-
10.1 我們的家庭
-
10.2 我的家庭
-
10.3 愛妻的家庭
-
10.4 我的簡歷
-
-
- 後記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