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中國漫長的古代社會中,延續了將近三個世紀的唐王朝,一直是歷史學家們引以為驕傲的輝煌盛世。唐帝國的泱泱大度與經濟文化的高度繁榮,給後代留下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貞觀之治」與「開元之治」的太平治世的追憶,也同樣是今天每一個孜孜以求國家和民族星盛得中國人值得深思和借鑑的寶貴歷史遺產。
- 前言
-
第一章 唐代中央決策集團
-
第一節 中央決策集團的結構
-
一、中央政權的決策活動與唐代決策集團的形成
-
二、唐代中央決策集團的結構
-
三、決策集團成員地位的相互轉化
-
-
第二節 決策核心集團的逐步多元化
-
一、宰相來源的擴大與職權的調整
-
二、宦官和翰林學士的參與
-
三、宰相、翰林學士和宦官之間的權力爭奪與合作
-
四、決策核心集團內部矛盾的尖銳化
-
-
第三節 諫官集團的形成和相對穩定
-
一、唐代諫官集團的形成
-
二、諫官集團內部的職權層次
-
三、加強諫官集團功能的措施
-
四、諫官集團與中央決策的關係
-
-
-
第二章 決策層次與方式的變遷
-
第一節 御前決策會議
-
一、常參決策會議
-
二、仗下後決策會議
-
三、延英決策會議的產生
-
四、延英會議的參加成員
-
五、延英會議的決策程序
-
六、唐代中後期的翰林學士召對會議
-
-
第二節 宰相決策會議
-
一、從政事堂到中書門下
-
二、宰相會議的職權範圍
-
三、宰相會議與御前會議的不同決策層次
-
四、宰相集體決策制度與權相專政
-
-
第三節 百官決策會議
-
一、百官決策會議的權限與參加者
-
二、百官會議的地位及對中央決策的影響
-
三、唐代中央決策方式的變遷
-
-
第四節 決策權力的分配與爭奪
-
一、唐代前期中央政權內部決策權力的分配
-
二、唐代中後期對官吏任用權力的爭奪
-
三、唐代後期地方決策權力的膨脹
-
-
-
第三章 決策的依據和信息傳達渠道
-
第一節 地方情況上報制度
-
一、唐代地方信息上報制度與中央決策
-
二、專使上報制度的變遷
-
三、諸道進奏院的產生
-
四、郵驛系統與文書的傳遞
-
五、巡院制度的創立及信息傳遞的高效率
-
-
第二節 出使監察制度的建立
-
一、御史出巡制度
-
二、使臣派遣制度
-
三、宦官出使制度
-
-
第三節 求言與上書制度的運用
-
一、唐代上書制度與皇帝下詔求言
-
二、匭制的創立與變遷
-
-
第四節 控制信息渠道的鬥爭
-
一、唐代前期信息渠道的相對暢通
-
二、唐代中後期信息的阻塞與決策失誤
-
三、唐代後期中央與地芳控制信息渠道的鬥爭
-
-
-
第四章 決策與行政效率的變化
-
第一節 保持決策效率的制度
-
一、御前會議的決策效率
-
二、詔令的及時起草與傳達
-
三、宰相決策會議的工作效率
-
四、詔令的整理與刪定
-
-
第二節 行政效率的保證
-
一、尚書省對詔令和文書的處理程限
-
二、中央機構的上班與值班制度
-
三、官吏的休假與請假制度
-
四、中央與地方信息的迅速上傳下達
-
五、實行勾檢制度以防止文書稽延
-
-
第三節 國家機器運轉效率的變遷
-
一、唐代前期對官吏數量的控制與行政高效率
-
二、安史之亂前後的制度次革與調整
-
三、唐代後期國家行政效率的降低
-
-
-
第五章 決策的局限性與特點
-
第一節 唐王朝決策的局限性
-
一、統治集團的局限性
-
二、歷史的局限性
-
三、君主、宰相與宦官經驗的局限性
-
四、唐代決策實施程度的逐漸降低
-
-
第二節 唐王朝決策的特點
-
一、唐代中央決策的開放性
-
二、唐代中央決策的變革性
-
三、唐代中央政權決策與執行功能的分離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