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契丹貴族耶律阿保機於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政權,與先後出現在長城以南的五代十國對峙。耶律德光於公元947年因援助石敬瑭建立後晉政權之故,而據有了燕雲十六州之地,其實力之強大,為當時並存的其他割據政權知所不能及。
- 序言 鄧廣銘
-
第一篇 斡魯朵制度
-
一、斡魯朵的所在地
-
(一)問題的提出
-
(二)從后妃之所在看斡魯朵之所在
-
(三)從諸斡魯朵官吏之所在看斡魯朵之所在
-
(四)諸斡魯朵共同扈從著當朝皇帝
-
(五)「大橫帳」─諸斡魯朵皇族之總稱
-
-
二、斡魯朵的設置及職能
-
(一)斡魯朵的創立取代了原迭刺部的作用
-
(二)斡魯朵戶的軍事職能
-
(三)斡魯朵人戶的來源
-
-
三、隸屬斡魯朵的州縣、提轄司
-
(一)以往學界對於隸屬斡魯朵州縣的認識
-
(二)隸屬斡魯朵的州縣並非由私城而來
-
(三)隸屬斡魯朵州縣戶並非宮分戶
-
(四)國家對隸屬斡魯朵州縣的統治
-
(五)隸屬斡魯朵州縣與斡魯朵關係的一點探討
-
(六)斡魯朵的提轄司
-
-
四、釋「遼內四部族」
-
(一)「遼內四部族」之由來
-
(二)「遼內四部族」是行宮部落中的帳族
-
(三)行宮部落中諸帳族「分地而居」
-
(四)談《遼史‧百官志》所記載的北面官
-
-
-
第二篇 官制及行政制度
-
一、行朝─遼朝行政制度之特色
-
(一)樞密院、中書省官署究竟設在何處
-
(二)隨從行宮的其他中央官署
-
(三)有關中央政府的其他問題
-
(四)對一條史料的解釋
-
(五)斡魯朵政治
-
-
二、樞密院、中書省探討
-
(一)樞密二院制之淵源
-
(二)對《遼史‧百官志》「漢人樞密院」條的考察
-
(三)中書省的特點及遼朝的宰相之職
-
-
三、斡魯朵內官制考實
-
(一)《遼史﹒百官志》「北面宮官」諸條考辨
-
(二)諸宮職官之建置與職掌
-
(三)斡魯朵中北南面最高官署─契丹行宮都部署司、漢人行宮都部署司
-
-
四、五京的建置及在遼朝政治中的作用
-
(一)五京的建置過程
-
(二)五京留守司職官及其職任
-
(三)關於遼朝後期是否遷都問題
-
-
-
第三篇 軍事制度
-
一、禁衛組織的設置及職能
-
(一)皮室軍的創建及其職能的演變
-
(二)對《遼史‧百官志》「殿前都點檢司」及「宿衛司」的考察
-
-
二、「糺」之探討暨部族戌邊制度
-
(一)近世諸家解說之不能成立
-
(二)「糺」是軍的對音
-
(三)《遼史》中的史實證明糺之意是軍
-
(四)軍也是部的代稱
-
(五)諸部亦稱作諸糺
-
(六)部族的戌邊制度
-
(七)關於糺的其他幾個問題
-
-
- 附錄一:契丹詳穩考
- 附錄二:遼朝科舉制度的幾個問題
- 附錄三:遼五京留守年表
- 附錄四:遼帝幸五京一覽表
- 主要參考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