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胡詠超老師一生貢獻教育,尤以在嶺南任教的時間最長,達三十多年,作育英才,桃李滿門。此書便是胡詠超老師教授過的一班高徒,蒐集老師的遺稿彙編而成,作為對他的一番紀念。由此可反映出胡詠超與學生之間的深厚情誼。此書共收錄胡詠超十七篇論文,涉及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哲學三大方面。
推廣文案
胡詠超老師一生浸淫於文、史、哲的學術研究及教學當中,一生貢獻教育,桃李滿門,此書結集了他多年講學的遺稿,由他的一班高徒整理而成。
一句推薦語
胡詠超老師多年講學的珍貴遺稿
本書特色
胡詠超老師珍貴的遺稿結集
對文史哲各方面的真知灼見
體現師生之間的深厚情誼
推廣文案
胡詠超老師一生浸淫於文、史、哲的學術研究及教學當中,一生貢獻教育,桃李滿門,此書結集了他多年講學的遺稿,由他的一班高徒整理而成。
一句推薦語
胡詠超老師多年講學的珍貴遺稿
本書特色
胡詠超老師珍貴的遺稿結集
對文史哲各方面的真知灼見
體現師生之間的深厚情誼
- 序一 寸心千里目—感懷詠超師 陳萬雄
- 序二 我的父親 胡繹思
- 序三 學貫天人 文史滙通—記胡詠超先生 何志華
- 序四 治學嚴謹 桃李滿門 多才多藝—記胡詠超先生 何滿添
- 序五 記念胡詠超老師 祁志偉
- 序六 人師勝萬金—憶胡師詠超 楊嘉俊
- 序七 桃李滿門的胡詠超老師 梁 勇
- 序八 緬懷胡詠超 追憶那些年 呂少群
- 序九 念胡詠超老師 劉燕萍
-
一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與音樂
-
中國文學之特質
-
中國最古之文學定義
-
先秦文學舉要
-
周詩與漢賦
-
談明代文論復古派之「新」與革新派之「古」
-
論書面語當用古今通語——兼論口語不入文之故
-
-
二 歷史
-
古代人民以尚武立國
-
中國社會之史之發展
-
史記平準書與貨殖列傳之意義價值
-
劉知幾與章學誠之史學
-
中西史學之商榷
-
中國傳統政治得失體要
-
日本侵華及其暴行根源之探討
-
-
三 哲學
-
中國學術思想史
-
國父中山先生之中庸思想
-
五四以來中國思想運動之反省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