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諸眾:東亞藝術佔領行動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78786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關於「佔領」命題,東亞地區的藝術家們,如何以身體行動來回應?  
  藝術是花,時代是土壤。相同文化圈的創作者,有如同一座花園裡的耕耘者,也是彼此對照的鏡子。    2012年起,作者持續前往日本東京、沖繩、香港、韓國首爾、濟州島、中國武漢地區,採訪並考察東亞地區在激烈的全球化處境下,一波波新類型的藝術行動主義的在地發展。這些藝術行動中,某部分也對應著近年台灣社會的轉變。    每個成熟的社會都有自己的發展命運,每個社會的藝術家也難免被他所屬社會的命題所纏繞,等待他自己來拆解、回答――土地的傷痕、歷史記憶、邊緣化的社群、歷史政治的糾葛……藝術家如何介入社會?藝術行動如何形成力量?
  本書以近在隔鄰的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等地的藝術行動,包含日本的市村美佐子(Misako Ichimura)、韓國藝術家金江(Kim Kang)、金潤煥(Kim Youn-hoan)、武漢「我們家青年自治實驗室」、香港「活化廳」及台灣多位藝術家為例,提出第一手觀察與分享。
本書特色
  2012年起,作者持續前往日本東京、沖繩、香港、韓國首爾、濟州島、中國武漢地區採訪並考察,觀察整理出在激烈的全球化處境下,同處東亞地區的藝術家們,以身體行動發展出的「佔領」案例,這些例子對東亞日益文創化、商品化的藝術發展趨勢,有著逆向思考的意義。
  • 推薦序
    • 一具安那其身體,穿越惡所……/龔卓軍
    • 剔骨/林欣怡
  • 自序 群島藝術三面鏡:諸眾、小說、陀螺
  • 前言 帝國的紋理:佔領之挫折與超克
  • 日本
    • 藍帳篷:市村美佐子與代代木公園
    • 法外人:野宿者
    • 新自由主義天空下:公共空間與野宿者運動/市村美佐子
    • 禮物的叛變:沖繩反美軍基地運動
  • 韓國
    • 有必要就違法:綠洲計畫與三九實驗室
    • 島嶼的淚珠:江汀村反海軍基地運動
  • 香港
    • 街坊萬歲:油麻地上活化廳
    • 鐵怒沿線馬屎埔:影行者與馬寶寶
    • 在地是一面鏡子:香港本土運動隨想
  • 武漢
    • 東頭村三號:武漢我們家青年自治實驗室
  • 台灣
    • 島邊的抹除:台灣失能空間創作之邏各斯
  • 後記
    • 破鏡之緣:東亞藝術社群
    • 太陽與笨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