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傳承與發揚
「吾門當大」,從張大千、孫家勤到姜義才
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是不會獨立存在的。有藝評家的討論、收藏家的肯定,才能讓一位藝術家的作品發生影響力。
若從張大千、孫家勤、姜義才這三位師徒之間的連結,更能讓我們了解:後輩有人,對藝術家來說,更是影響力的延伸。
張大千在收孫家勤為弟子後,說道:「孫生可謂能起八代之衰矣,晚得此才,吾門當大。」由此可知張大千先生對孫家勤先生是寄予厚望的。姜義才是孫家勤在師範大學美術系的學生,他對姜義才的評價則是:「人生最難得的是得一知己,在我暮年能遇志道相同的青年,更難得的是他與我理念方面的相互了解,使我能完成我師大千居士的意願,讓大風堂的藝術觀念得以延續……」大風堂的命脈,一代傳承一代,實可謂近代繪畫史上第一大門派。
本書「封面故事」,讓我們從生活面來認識這三位大師吧!
發行人的話〉當生活與藝術相遇
撰文◎伍穗華
本書的「封面故事」試圖從生活層面來了解藝術家,從張大千的飲食藝術,到孫家勤的夫人趙榮耐談生活中的孫家勤,到介紹孫家勤的學生姜義才,側面觀察畫家的生活品味,在在都印證了生活與藝術密不可分的關係。
張大千非常注重美食,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蘇東坡除了文學地位之外,更有許多與美食有關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大千也是。要成為大師必須要有人格魅力,絕對不是只有作品,還有從其他方面發揮影響力。本書就從飲食這有趣的面向,讓大家更認識這位偉大的藝術家。
而請孫家勤夫人撰寫孫教授不為人所知的事,更是第一手資料,讓我們更了解張大千與孫家勤之間師徒相處的細節。遠在巴西的八德園如今早已沉於水庫之中,但這份師徒之誼值得稱頌。
本書另一師徒情的亮點,是關於羅芳老師的報導。此次在絢彩藝術中心展出《思仰情深——溥心畬∕羅芳 師生水墨畫展》,展覽中除了有羅芳老師現代的水墨山水,還有溥心畬送羅芳的手稿。想親炙溥心畬真跡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機會。
從開幕當天羅芳老師的朋友、學生們的熱烈參與,就可得知羅芳老師的好人緣與在畫壇的地位。而這群溥老的學生看到老師作品,回憶當年上課時的情景,更讓我覺得宛如走進時光隧道,與他們一起品評溥老作品的仙氣。
當我們的生活中有藝術時,我們會感動,並受到啟發。希望藉由本書,能搭起讀者與藝術之間的橋樑。
「吾門當大」,從張大千、孫家勤到姜義才
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是不會獨立存在的。有藝評家的討論、收藏家的肯定,才能讓一位藝術家的作品發生影響力。
若從張大千、孫家勤、姜義才這三位師徒之間的連結,更能讓我們了解:後輩有人,對藝術家來說,更是影響力的延伸。
張大千在收孫家勤為弟子後,說道:「孫生可謂能起八代之衰矣,晚得此才,吾門當大。」由此可知張大千先生對孫家勤先生是寄予厚望的。姜義才是孫家勤在師範大學美術系的學生,他對姜義才的評價則是:「人生最難得的是得一知己,在我暮年能遇志道相同的青年,更難得的是他與我理念方面的相互了解,使我能完成我師大千居士的意願,讓大風堂的藝術觀念得以延續……」大風堂的命脈,一代傳承一代,實可謂近代繪畫史上第一大門派。
本書「封面故事」,讓我們從生活面來認識這三位大師吧!
發行人的話〉當生活與藝術相遇
撰文◎伍穗華
本書的「封面故事」試圖從生活層面來了解藝術家,從張大千的飲食藝術,到孫家勤的夫人趙榮耐談生活中的孫家勤,到介紹孫家勤的學生姜義才,側面觀察畫家的生活品味,在在都印證了生活與藝術密不可分的關係。
張大千非常注重美食,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蘇東坡除了文學地位之外,更有許多與美食有關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大千也是。要成為大師必須要有人格魅力,絕對不是只有作品,還有從其他方面發揮影響力。本書就從飲食這有趣的面向,讓大家更認識這位偉大的藝術家。
而請孫家勤夫人撰寫孫教授不為人所知的事,更是第一手資料,讓我們更了解張大千與孫家勤之間師徒相處的細節。遠在巴西的八德園如今早已沉於水庫之中,但這份師徒之誼值得稱頌。
本書另一師徒情的亮點,是關於羅芳老師的報導。此次在絢彩藝術中心展出《思仰情深——溥心畬∕羅芳 師生水墨畫展》,展覽中除了有羅芳老師現代的水墨山水,還有溥心畬送羅芳的手稿。想親炙溥心畬真跡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機會。
從開幕當天羅芳老師的朋友、學生們的熱烈參與,就可得知羅芳老師的好人緣與在畫壇的地位。而這群溥老的學生看到老師作品,回憶當年上課時的情景,更讓我覺得宛如走進時光隧道,與他們一起品評溥老作品的仙氣。
當我們的生活中有藝術時,我們會感動,並受到啟發。希望藉由本書,能搭起讀者與藝術之間的橋樑。
- 【發行人的話 From the Publisher】當生活與藝術相遇
- 【蕭瓊瑞專欄Column】釐清「價格」與「價值」
-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
傳承與發揚──從張大千、孫家勤到姜義才
-
作畫是藝術,飲食也是藝術──張大千側寫
-
張大千關門弟子──我與夫君孫家勤
-
志潔物芳──觀姜義才作品氣韻
-
-
【游於藝People】
-
人生的遺憾,在藝術中得到救贖──王攀元紀念館記事
-
實踐現代水墨的行者──羅芳的東方美學世界
-
追求真實的山水情懷──余承堯之當代水墨
-
精彩,需要一場美好關係──謝明錩的水彩賞析
-
醒來一座活火山──簡評黃金連首次個展《一墨如雷》
-
彭氏書風 安靜閒逸──詩、書、畫三絕才子彭醇士(1896-1976)
-
-
【當代藝術 Contemporary Art】
-
對生命印痕的凝視──周珠旺的超寫實世界
-
製造歡樂的藝術家 Mr. Doodle
-
談「意識流」與我的水墨繪畫
-
-
【藝界風雲News】
-
非具象水彩畫家蕭如松百歲冥誕紀念展──從台灣土地長出來的藝術家
-
認識「藝術品區塊鏈存證」──讓藝術品的收藏和投資更有保障
-
-
【珠寶品鑑Jewelry】
-
初識古董珠寶──關於老礦切工(The Old-Mine cut)
-
礦藏耗盡的澳洲名鑽
-
創造不凡奇蹟,卓越背後的完美追求──為一抹璀璨走遍世界
-
-
【收藏入門Collection】
-
中國陶瓷簡史──史前/秦漢篇
-
-
【作品賞析 Art work】
-
朱德群
-
江賢二
-
Eddie Martinez
-
NIKKI
-
George Segal
-
David Hockney
-
草間彌生
-
六角彩子Ayako Rokkaku
-
Matías Sánchez
-
-
【拍品集錦Auction’s Highlights】
-
藏逸拍賣2023春季拍賣亮點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