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古典山嶽文學論集:辭賦書寫與文類跨界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3901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藉由古典山嶽文學的重新回首與審視,從中洞鑒傳統山嶽文學,不僅作為中國山水文化的基本閱讀文本及重要注腳,進而思考別立另一山嶽文學國度以自成系譜的學術進路,展開專屬古典山嶽的文學及文化論述,為海內外前所未見的古典山嶽文學及文類跨界的專門著述,並且亦可藉由本書古典山嶽文學之巡禮,作為現代文學作家山嶽書寫的重要傳統參照。書中主要以辭賦書寫為中心,並擴展及於其他眾多文體,例如詩歌及記體文、序體文、檄移文、序等相關古代散文體類,並結合相關地方志的歷史文獻,作為閱讀及解讀古典山嶽文學的重要文本依據。
  • 壹、山嶽‧文體‧隱逸:孫綽〈遊天台山賦〉及其與〈北山移文〉山嶽書寫之文化對讀
    • 一、緒論:山嶽賦史上的六朝經典及其正變
    • 二、山嶽與經典:孫綽〈遊天台山賦〉的山嶽賦史地位及其當代文化緣由
    • 三、檄移與辭賦:〈遊天台山賦〉、〈北山移文〉的文體分合及其變創
    • 四、文體與身分:〈遊天台山賦〉、〈北山移文〉的書寫策略及其文化身影
    • 五、山嶽與隱逸:〈遊天台山賦〉與〈北山移文〉的山嶽論述及其仕隱文化
    • 六、結論:六朝山嶽賦經典之文體、文化及其歷史對話
  • 貳、山神‧先賢‧謫仙:李白文的壽山、東山隱喻及其自我寫真
    • 一、緒論:李白的山嶽隱喻與情志告白
    • 二、山神代言與謫仙隱喻: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之賦化書寫與夢幻藍圖
    • 三、東山召喚與世變對話:李白之謝安追憶及其先賢典範
    • 四、結論:山神‧先賢‧謫仙:以壽山與東山經緯交織的謫仙身影
    • 五、餘論:郡望認同與祖德緬懷:李白文與〈大鵬賦〉中的飛騰意象及其隴西意識
  • 參、山嶽‧帝國‧士臣:唐杜甫、楊敬之西嶽賦的封禪書寫及其正、變意蘊
    • 一、緒 論
    • 二、山嶽座標與君國圖騰:閻隨侯〈西嶽望幸賦〉、杜甫〈封西嶽賦〉之山嶽觀照及其封禪論述
    • 三、帝國盛衰與君臣易位:楊敬之〈華山賦〉之山嶽觀照及其封禪論述
    • 四、山嶽封禪與辭賦諷頌:漢、唐賦山嶽封禪論述之嬗變及其正變關鍵
    • 五、結 論
  • 肆、山嶽‧經典‧世變:唐華山賦之山嶽書寫變創及其帝國文化觀照
    • 一、緒論:唐賦視界下之山嶽鋪陳與帝國顯影
    • 二、山嶽與京邑:唐華山賦之京城論述及其歷史世變
    • 三、帝都與仙都:唐華山賦之仙道論述及其帝國政教
    • 四、天命與本命:唐華山賦之封禪論述及其帝王圖騰
    • 五、治統與道統:唐華山賦之士臣論述及其學術世變
    • 六、結論:唐帝國之文化地理座標及其歷史世變圖騰
  • 伍、正名‧諫諍‧德音:蘇軾〈石鐘山記〉之山嶽巡禮與困境隱喻
    • 一、緒論:山嶽遊記與詩獄餘悸
    • 二、山嶽與正名:蘇軾〈石鐘山記〉之山嶽巡禮與名實論述
    • 三、石鐘與諫諍:〈石鐘山記〉之鐘音敘寫及其君國諷諭
    • 四、德音與魅影:〈石鐘山記〉之聲色轉換及其困境跨越
    • 五、結論:〈石鐘山記〉:蘇軾黃州困境及其士臣身影之山嶽隱喻
  • 陸、山嶽遊觀與文體競合:明喬宇的華山書寫及其文體意蘊
    • 一、緒論:山嶽文學的一座側峰
    • 二、物外遊觀與仙道審美:喬宇〈遊華山記〉、華山詩的書寫取向及其文化身影
    • 三、山嶽對話與士臣諷諭:喬宇〈華山西峰賦〉的書寫取向及其文化身影
    • 四、結論:山嶽辭賦與山嶽文學史的補闕及其重建
  • 柒、山嶽‧士臣‧科舉:明許讚〈華山賦〉之書寫因革與當代文化初探
    • 一、緒 論
    • 二、許讚〈華山賦〉的賦史書寫因革與文化論述取向
    • 三、許讚〈華山賦〉的學術觀照與當代科舉
    • 四、許讚〈華山賦〉的治道理念與仕宦踐履
    • 五、結 論
  • 捌、本體‧文體‧身體:明代賦家喬宇、王祖嫡之華山巡禮及其創意之旅
    • 一、緒 論
    • 二、唐楊敬之與明代賦華山書寫的文體意蘊
    • 三、明代華山賦家之山嶽宦遊及其自我體驗
    • 四、明代華山賦家山嶽觀照及其自我寫真
    • 五、結 論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