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智慧家庭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分析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81602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數位家庭過去十年發展顛簸   早在2003年6月,Intel、Microsoft聯合其他15家廠商組成數位家庭工作聯盟(Digital Home Working Group,DHWG),正式進軍數位家庭。當時,Intel成立消費性電子產品事業群(Customer Electronics Group,CEG)負責推動數位家庭事業發展;而微軟則發表一系列以Microsoft軟體為開發平台的數位家庭產品。在2006年Intel推出ViiV平台發展跨產品內容分享與存取;而在2008年Intel則與多家廠商組成Home Grid發展家庭聯網標準。   相較於Wintel,日系家電大廠Hitachi與Panasonic在1999年即倡導利用電力線(Power line)作為家庭聯網技術,成立ECHONET聯盟;而Sony與Panasonic亦於2003年7月成立CELF聯盟,訴求採用Linux作業系統作為資訊家電軟體平台。雖然,各方有採用的技術、平台不同,共同目標皆是建立互通性標準規格,讓各設備可以相互操控、內容共享,以創造數位家庭商機。   除資通訊與家電大廠外,網路服務業者如Google也看好數位家庭未來發展,2009年推出家庭用電監控平台Power Meter;2010年與Intel合作推出Google TV;2011年在I/O年會提出Android@Home計畫。然而,受限於網路基礎環境尚未成熟、廠商各擁自有標準、產品互通性不足,以及消費者習慣不易改變等情況下,數位家庭計畫推動並不順利。Intel因而在2011年組織調整,關閉數位家庭部門,結束生產電視晶片。
智慧家庭仍吸引各方業者競逐   數位家庭計畫雖未能如大廠期待在短期內開花結果,或由任何一方主導產業發展,但隨著網路環境、主要壓縮格式與傳輸技術成熟,部分概念已逐漸落實,如影音內容跨產品分享。廠商們仍舊看好家庭領域未來成長潛力,不同的是以「智慧家庭」取代「數位家庭」,並呼應行動智慧裝置的普及,在產品概念上,更強調「感測」、「智慧控制」與「雲端服務」等特性。   在2014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中,韓廠Samsung與LG接力日系家電大廠,推出智慧家庭自有整合平台。Samsung推出Smart Home Service Platform採用開放式平台架構,提供遠端操控、監看與智慧化售後服務等功能,並開放Smart Home Software Protocol軟體通訊協定,提供製造商針對該平台開發相關應用,目標先連結自家產品,未來將會連結非Samsung之家電產品。LG則與行動通訊軟體商LINE合作開發Home Chat智慧平台,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使用者透過LINE即可與LG家電產品溝通、控制、監控並分享內容。   現階段可見廠商們對智慧家庭仍有憧憬,然而各業者也各有其立場,主要包括:家電業者、網通業者、服務供應業者及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業者等。家電業者欲以自有平台整合家電產品,透過語音、智慧控制方式,提供家庭影音、保全等雲端應用服務。而就IT業者而言,通訊業者如:Qualcomm亦取代以往的PC大廠,由物聯網角度切入,以自有開放智慧家庭平台:AllJoyn為基礎,跨品牌串連各家電與雲端服務,包括:醫療、教育、汽車等。而服務供應業者及家庭自動化業者也由自身利基點切入,企圖主導產業發展。   預估短期內各智慧家庭平台仍將各據一方,以利基點爭取消費者目光,但其中共同點在於各家皆強調利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APP方式,讓使用者可透過行動裝置近端或遠端操控家中各項家電。   本書彙整智慧家庭中的感測控制技術發展、智慧家庭平台與家庭物聯網聯盟發展、智慧家電發展、監控產品發展及北美與亞太地區之應用案例分析,以供相關業者做為參考。
  • 前言
  • 第一章 智慧家庭感測控制技術趨勢
    • 一、技術動向
    • 二、專利探勘
    • 三、市場前景
    • 四、小結
  • 第二章 智慧家庭平台與家庭物聯網聯盟發展
    • 一、智慧家庭平台發展動態
    • 二、新興家庭物聯網聯盟發展
    • 三、小結
  • 第三章 智慧家庭主要產品及服務分析
    • 一、重要大廠智慧家電產品發展
    • 二、智慧家庭安全監控產品發展
    • 三、家庭安全監控應用服務分析
    • 四、小結
  • 第四章 智慧家庭應用案例(一)北美地區
    • 一、北美寬頻營運商家庭自動化服務發展
    • 二、美國大廠 ADT 家庭自動化與安全服務
    • 三、新創業者的發展
    • 四、小結
  • 第五章 智慧家庭應用案例(二)亞太地區
    • 一、日本智慧家庭政策規劃
    • 二、日本大廠 Panasonic 智慧生活/節能服務事業
    • 三、中國海康威視安全監控服務
    • 四、小結
  • 附錄
    • 一、附加價值定義
    • 二、附加價值活動定義定義
    • 三、英文名詞縮寫對照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