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我總覺得中國從晚清以來,局面越來越糟,當然包含著複雜的原因,過去人們研究歷史,往往將歷史前進的動力看做某一派勢力的作用,往往忽略了歷史本身多元而且豐富的面貌,歷史的發展,往往是由於多重力量合力的結果。晚清以來,從辛亥革命到國共合作,直至在這一局面下興起的北伐,以及隨之而來的清黨與國共黨爭,權勢之間的轉移,往往包含著歷史豐富的脈絡。
- 緒論:晚近中國─循環往復的歷史
-
第 一 章 天朝的陣痛
-
一、晚近歷史之起始
-
二、被妖魔化的天地會與白蓮教
-
三、不平等條約的歷史隱喻
-
-
第 二 章 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
-
一、值得慶幸的天國沒落
-
二、義和團的暴力圖騰
-
三、暴力敘事的因襲與展開
-
-
第 三 章 士大夫的崛起
-
一、嚴復之於晚近中國的震盪
-
二、引以為憾的百日維新
-
三、立憲派的興起
-
-
第 四 章 廟堂之變
-
一、三十年洋務的複雜形貌
-
二、走出定東陵的西太后
-
三、作為一種歷史命運的李鴻章
-
-
第 五 章 革命的來臨
-
一、刺客歷史的浪漫重演
-
二、孫文崛起與大清日暮
-
三、告別日落時代
-
-
第 六 章 劇變中的動盪
-
一、質疑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
-
二、風雨中的共和
-
三、孫中山革命的荒誕悲涼
-
-
第 七 章 文化保守主義者的質疑
-
一、作為逆流姿態出現的保守派
-
二、章太炎及其狂士傳統
-
三、革命時代的未亡人
-
-
第 八 章 五四諸子的風貌
-
一、胡適及其自由主義悲涼命運
-
二、陳獨秀的孤絕意義
-
三、作為百年爭議的周氏兄弟
-
四、李大釗與中國激進主義的緣起
-
-
第 九 章 激進與保守之爭
-
一、北大傳統與晚近中國
-
二、作為一段歷史傳奇的清華國學院
-
三、晚近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
-
-
第 十 章 革命之再起
-
一、承接孫文遺志的歷史性分裂
-
二、黃埔與北伐的幽靈復生
-
三、紅色中國的崛起
-
-
第十一章 從左聯到延安
-
一、大時代的消隱
-
二、左聯崛起的歷史隱喻
-
三、革命時代的戰鬥話語
-
四、作為轉折標記的延安
-
-
第十二章 玄黃未定的年代
-
一、道與勢的抉擇
-
二、一九四八天地玄黃
-
三、沉淪的歷程
-
-
第十三章 彼岸與此際
-
一、孤島星火照耀中國
-
二、觸摸歷史與進入文革
-
三、毛澤東最後的革命
-
-
第十四章 啟蒙時代的再生
-
一、歡呼與痛哭的八十年代
-
二、啟蒙主義崛起的悲涼意味
-
三、文學歷程的荒誕過往
-
-
第十五章 革命的終結
-
一、死亡的多米諾骨牌
-
二、無關痛養的呻吟
-
三、世紀之交的歷史性風景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