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
「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體之一,唐代考試甚至以「賦」取士。本書除探討歷代「賦」的相關創作外,有趣的是,延伸至現代作家王文華《蛋白質女孩》的類賦文體的研究。
- 簡 序/簡宗梧
- 前 言
-
上 編 考試的賦
-
壹、限制式寫作測驗源起之一考察──唐代甲賦的測驗型態與能力指標
-
一、緒說
-
二、唐代甲賦為句段篇分立合一的寫作測驗
-
三、唐代甲賦常見的限制規則
-
四、唐代甲賦能力指標試擬
-
五、結語
-
-
貳、《全臺賦》所錄八篇應考作品初論
-
一、緒說
-
二、曹敬與丘逢甲賦的編校問題
-
三、八篇應考作品的書寫題材
-
四、八篇應考作品的考試場合
-
五、八篇應考作品的體製
-
六、結語
-
-
參、元代應考學賦手冊──試論陳繹曾《文筌》中的「賦譜」
-
一、緒說
-
二、作法整理
-
三、閱讀建議
-
四、結語
-
-
肆、考場外的挑戰──試析清代顧元熙〈沛父老留漢高祖賦〉
-
一、緒說
-
二、顧元熙其人
-
三、顧元熙選王棨賦挑戰的背景
-
四、顧作手筆及其與王作的比較
-
五、結語
-
-
-
下 編 賦的教學
-
伍、在現代文學中發現賦──論王文華《蛋白質女孩》與賦的偶合
-
一、緒說
-
二、作品語言的偶合
-
三、作家心態的偶合
-
四、結語
-
-
陸、賦改編為超文本文學之嘗試──以尤侗〈七釋〉為例
-
一、緒說
-
二、賦成為超文本文學的可能性
-
三、以尤侗〈七釋〉為實驗作
-
四、結語
-
-
柒、研究物情與褒贊國家──王必昌〈臺灣賦〉的兩個導讀面向
-
一、緒說
-
二、研究物情
-
三、褒贊國家
-
四、結語
-
-
捌、解析賦學常識之一──「賦分為古賦、俳賦、律賦、文賦」的形成
-
一、緒說
-
二、別裁偽體:由祝堯到徐師曾
-
三、舊瓶新酒:徐氏分類法的衍變
-
四、結語
-
-
玖、解析賦學常識之二──祝堯《古賦辯體》「賦衰於唐」的賦史論述
-
一、緒說
-
二、國家選才觀的制約
-
三、理性的正統
-
四、失序的演變
-
五、結語
-
-
-
主要參考文獻
-
一、古籍
-
二、今人論著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