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為闕壯狄先生之訪談錄。先生1933年生於臺北南港, 基隆水產學校畢業後,任職於經濟部漁業增產委員會、臺灣省農林廳漁業管理處,並於1959年進入農復會工作,從助理一職做起,長達二十年,在工作中不斷自學,藉由研習與觀摩歷練,提升知能與見識,終獲遴選為漁業組組長;1979年農復會改組為農發會後,離開政府部門,轉職於民營的大輝貿易公司與漁業技術顧問社,深耕臺灣漁業五十餘年。在農復會漁業組組長任內培育人才、鼓勵研究、推動沿海、近海、遠洋與養殖漁業,並參與多項國際漁業合作協定之簽訂;離開農復會後從事漁產貿易、漁港工程、水產種苗協會與栽培漁業等,仍繼續為臺灣漁業盡心盡力,其全面性的經歷,娓娓述說相關人、事、物,宛如臺灣漁業發展的縮影。
-
壹、家世與求學
-
南港闕家
-
佃農之家
-
幼稚園及小學
-
學習中文
-
省立基隆中學初中部
-
進入基隆水產學校
-
在經濟部漁管處實習
-
-
貳、初入漁業界
-
擔任美籍漁業顧問祕書
-
至漁增會任職
-
省漁管處薦任官
-
-
參、從農復會助理到組長
-
中美聯合機構
-
從助理做起
-
在工作中學習─研習與考察
-
(一)德國研習一年半
-
(二)考察圍網漁業
-
(三)日本見習半年
-
(四)日韓漁業考察團
-
(五)聯合國領袖培訓計畫
-
-
去留之間
-
接任漁業組組長
-
培育人才
-
鼓勵研究
-
農復會改組與退休
-
-
肆、深耕臺灣漁業
-
改良漁具與漁法
-
(一)沿近海漁筏與漁船
-
(二)科技化與機械化
-
(三)改良式拖網
-
(四)流刺網的使用與禁止
-
(五)推廣日式大型圍網
-
(六)引進美式圍網
-
-
近海與遠洋漁業
-
(一)小額漁船貸款
-
(二)開發近海漁業資源
-
(三)遠洋鮪釣漁業
-
(四)遠洋漁業貸款
-
(五)企業化經營─豐國水產公司
-
(六)與日本商社競爭
-
(七)開發拖網漁業新漁場
-
(八)前進南冰洋
-
(九)推動魷釣漁業
-
-
國際漁業合作
-
(一)沙國
-
(二)南非
-
(三)澳洲
-
(四)印尼
-
(五)美國
-
(六)民間漁業團體的貢獻
-
-
養殖漁業
-
(一)洛氏基金會
-
(二)鰻魚出口
-
(三)蝦類養殖的盛衰
-
(四)虱目魚完全養殖
-
(五)烏魚─從捕撈到養殖
-
(六)鮪魚養殖有潛力
-
(七)體型變大的吳郭魚
-
(八)九孔與鮑魚養殖技術
-
(九)牡蠣養殖技術的改進
-
(十)推廣食用魚排
-
(十一)引進箱網養殖
-
(十二)魚病與疫苗
-
-
建設漁港與改善岸上設施
-
(一)屏東東港漁港
-
(二)澎湖馬公第二漁港
-
(三)新竹南寮漁港
-
(四)金山磺溪漁港
-
(五)基隆八斗子漁港
-
(六)蘇澳港與烏石港
-
(七)闢建遠洋漁業基地
-
(八)擴建與整治小港口
-
-
漁會與魚市
-
-
伍、任職民間企業與其他經歷
-
大輝貿易公司
-
(一)大貿易商成立背景
-
(二)擔任水產部協理
-
(三)推動水產部業務
-
(四)離開大輝公司
-
-
漁業技術顧問社
-
(一)顧問社之成立
-
(二)繼任董事長
-
(三)拓展業務
-
(四)推動組織改造
-
-
中華民國水產種苗協會
-
(一)創會理事長
-
(二)發展觀賞魚產業
-
(三)推動甲魚產銷
-
(四)培育種苗,開拓市場
-
-
臺灣水產協會理事
-
協助籌劃屏東海生館
-
補助與支持漁業刊物
-
前進中南美洲
-
(一)漁業考察
-
(二)推動漁業外交
-
-
參與兩岸漁業交流
-
(一)破冰之行
-
(二)六四驚魂
-
(三)交流與競爭
-
-
對臺灣漁業的建言
-
(一)開發與利用海洋資源
-
(二)提升海洋文化
-
-
- 附錄一:相夫、持家、教子─闕凃珊女士訪問紀錄
- 附錄二:闕壯狄先生大事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04/5318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