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讓你的食物成為你的藥,而你藥就是你的食物。」--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
依據衛生署統計,隨著現代醫學知識的發達,人們的平均壽命即將叩上80大關;但諷刺的是,我們的「健康年齡」卻仍停留在52.8歲!我們只不過多花了近30年進出醫院!
「健康」從來就不是一個一步到位的醫療神話;健康,是一個生命的過程,一段營養的累積。
想要健康,你就必須從日常的營養學做起!
人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健康」?健康不是打針吃藥、不是病急投醫、更不是胡亂吃一堆保健食品。健康,開始於基礎觀念的確實理解。
循環系統、肌肉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抗氧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一堆醫學的專有名詞,搞得你頭昏腦脹嗎?
健康其實很簡單,撥開層層醫療名詞的迷霧後你會發現──原來健康就是讓人體發揮他最原始的正常功能,正確而優質的營養,將幫助我們的身體找回自己的健康。
醫生能夠為你治病,卻不能保證你的健康。唯有了解自己的身體,你才有向病痛說「不」的權力,你才能從基礎顧好身體!
現代臨床醫學的進步,似乎讓人類進化成一個更長壽的物種,隨著研究的推展,越來越多的疾病似乎露出了曙光。在這些欣欣向榮的醫學成就背後,是否隱藏著黑暗?
是的,我們克服了非常多的疾病,但在此同時,我們似乎也遭遇了越來越多的疾病。尤其老化與退化性疾病的問題,似乎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而顯得越益嚴重。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不諱言的說,一切都是人類自己害了自己。科學破壞了環境,醫學紊亂了人體系統,美食增加了人體負擔;在我們享受現代化的同時,卻早已忘了人體自身的功能,不斷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去掩飾人體已然崩解的系統。其實健康可以很簡單,他不是只建構在醫學的臨床治療上,而更應該是人們對自己身體的負責。
本書從人體最根本的結構談起,當讀者理解了人體架構的運作後,才能正確理解營養素之於人體的意義,也才能從此擺脫錯誤觀念,澈底對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的責任。
依據衛生署統計,隨著現代醫學知識的發達,人們的平均壽命即將叩上80大關;但諷刺的是,我們的「健康年齡」卻仍停留在52.8歲!我們只不過多花了近30年進出醫院!
「健康」從來就不是一個一步到位的醫療神話;健康,是一個生命的過程,一段營養的累積。
想要健康,你就必須從日常的營養學做起!
人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健康」?健康不是打針吃藥、不是病急投醫、更不是胡亂吃一堆保健食品。健康,開始於基礎觀念的確實理解。
循環系統、肌肉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抗氧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一堆醫學的專有名詞,搞得你頭昏腦脹嗎?
健康其實很簡單,撥開層層醫療名詞的迷霧後你會發現──原來健康就是讓人體發揮他最原始的正常功能,正確而優質的營養,將幫助我們的身體找回自己的健康。
醫生能夠為你治病,卻不能保證你的健康。唯有了解自己的身體,你才有向病痛說「不」的權力,你才能從基礎顧好身體!
現代臨床醫學的進步,似乎讓人類進化成一個更長壽的物種,隨著研究的推展,越來越多的疾病似乎露出了曙光。在這些欣欣向榮的醫學成就背後,是否隱藏著黑暗?
是的,我們克服了非常多的疾病,但在此同時,我們似乎也遭遇了越來越多的疾病。尤其老化與退化性疾病的問題,似乎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而顯得越益嚴重。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不諱言的說,一切都是人類自己害了自己。科學破壞了環境,醫學紊亂了人體系統,美食增加了人體負擔;在我們享受現代化的同時,卻早已忘了人體自身的功能,不斷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去掩飾人體已然崩解的系統。其實健康可以很簡單,他不是只建構在醫學的臨床治療上,而更應該是人們對自己身體的負責。
本書從人體最根本的結構談起,當讀者理解了人體架構的運作後,才能正確理解營養素之於人體的意義,也才能從此擺脫錯誤觀念,澈底對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的責任。
- 作者序:這本與眾不同的書是為你而寫的嗎?
- 前言:優質的營養是未來的藥物
-
Chapter 1 我們的身體結構是否能夠因應當前的環境
-
人類的自救──從臨床醫學到營養醫學
-
一 循環系統
-
二 肌肉和骨骼系統
-
三 神經系統
-
四 免疫系統和抗氧化系統
-
五 內分泌系統
-
六 泌尿系統
-
七 消化系統
-
八 人為何達不到人體自我的極限?
-
九 造成當今社會退化性疾病災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
1. 營養失調和錯亂
-
2. 長期的自由基侵害
-
3. 不良的生活方式,自身對身體和生命的不尊重與糟蹋
-
-
-
Chapter 2 充分引導人體自身的能力,養護人體這部不斷更新與變化的機器
-
「 人是鐵飯是鋼」──人體和常量及微量營養素的關係
-
一 微量元素
-
1.維生素的幾個特點
-
2.礦物質的特點和基本作用
-
3.生物類黃酮抗氧化劑
-
-
二 常量元素
-
1. 醣(碳水化合物):
-
2. 蛋白質:
-
3. 脂肪(脂類):
-
-
三 人體物質代謝的平衡與調節
-
1. 整體性
-
2. 組織、器官間各具特色的物質代謝
-
3. 各種代謝物均有共同的代謝池
-
4. 三磷酸腺苷(ATP)是人體能量的儲藏方式及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
-
5. 代謝調節
-
-
四 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健美的身材
-
-
Chapter 3 疾病和營養的關係──營養醫學與營養補充療法
-
改善人體功能的優質營養
-
一 細胞營養學/生物營養學的概念
-
二 攝取優質的微量營養補充品
-
三 營養療法的真實案例
-
案例 1:腎衰
-
案例 2:兒童腎症候群
-
案例 3:體弱多病
-
案例 4:C型肝炎、哮喘、心動過緩
-
案例 5:血糖不正常、甲狀腺功能亢進、 鼻子過敏等
-
案例 6:腦梗塞、糖尿病及糖尿病合併症、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
-
案例 7: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高膽固醇
-
案例 8:沾黏性關節囊炎和母親的糖尿病
-
案例 9:腦積水、全身癱瘓
-
案例 10:心肌梗塞
-
案例 11:中度中風
-
案例 12: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
案例 13:糖尿病
-
案例 14: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前列腺肥大症
-
案例 15:哮喘、鼻竇炎、腸胃息肉、高膽固醇
-
案例 16:帕金森氏症
-
案例 17:心臟病、關節炎、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帕金森氏症、哮喘
-
案例 18:帕金森氏症
-
案例 19:高血壓、多發性肌痛症
-
案例 20:肝炎、花粉症
-
案例 21:類風濕性關節炎
-
案例 22:腰椎間盤突出症
-
案例 23:嚴重痛風
-
案例 24:類風濕性關節炎
-
案例 25:缺鐵性貧血
-
案例 26:母親的心腎症候群和妹妹的早發性功能退化性疾病
-
案例 27:過敏性腸道症候群、不孕
-
案例 28:不孕症
-
案例 29: 腰疼
-
案例 30:淺表胃炎
-
案例 31:身體保養
-
案例 32:偏頭痛
-
案例 33:皮膚病
-
案例 34:遺傳性高血壓
-
案例 35:鼻竇炎
-
案例 36:乳癌
-
案例 37:腦瘤
-
案例 38:肝癌
-
案例 39:紅斑性狼瘡
-
案例 40:腦膜炎、風濕性關節炎、乳腺增生演變為癌症
-
案例 41:兒子的白血病和全家的保健
-
案例 42:子宮肌瘤
-
案例 43:膀胱癌
-
案例 44:乳癌
-
案例 45:靜脈曲張引起的下肢靜脈管炎
-
案例 46:藥物副作用引起的內出血,並引發身體大量淤血
-
-
-
Chapter 4 年齡與疾病的非正比關係
-
年老並不等於衰老──衰老和營養與抗氧化之間的關係
-
一 兩種衰老學說
-
1.結構損傷學說
-
2.基因決定學說
-
-
二 從遺傳學角度探討過早衰老的原因
-
1.氧化壓力使人更快衰老的證據
-
2.心理壓力使人更快衰老的證據
-
3.退化性疾病使人更快衰老的證據
-
-
三 長壽基因為什麼會使人長壽?
-
1.內源性抗氧化酶系統
-
2.兩個有趣的實驗
-
3.殊途同歸
-
-
四 全方位抗氧化
-
- 後記:保持健康是一種責任,這個責任是對身體和生命的道德!
-
附錄:
-
一 本書案例中所用營養補充品配方成分一覽表
-
二《營養補充品比較指南(Comp a r a t i v e Gu i d e t o Nu t r i t i o n a l Supplements)》專業版第四版(2007):北美地區1500種營養補充 品評比中榮獲五星級的公司及產品名單(單一產品)
-
三《營養補充品比較指南(Comp a r a t i v e Gu i d e t o Nu t r i t i o n a l Supplements)》專業版第四版(2007):北美地區1500種營養補充 品評比中榮獲五星級的公司及產品名單(複合產品)
-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