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先秦墨家學說研究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68997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擷撰八篇論文、第壹、貳兩篇探討儒、墨兩家論辨相爭的議題,和兩家思維取向與方法的差異。第叁、肆兩篇探討墨家「非攻」卻贊成義戰,戰國末葉衰微後,除了轉型為名家,部分墨家後學歸隱於鄉野任俠,墨家的義勇精神也形成我中華俠義文化傳統。第伍、陸兩篇探討墨家方法論和在光學與機械學的科學思想。附錄兩篇在釐清墨家非「攻」與備「守」的堅持,及其科學實踐。
  • 序 言
  • 壹、《墨子.非儒》論評孔子的省察
    • 一、前 言
    • 二、《墨子》書中的孔子形象
    • 三、〈非儒篇〉評孔的疑點與省察
    • 四、儒墨相非與墨家時變
    • 五、結 論
    • 參考文獻
  • 貳、從《墨子.非儒》探析墨家和儒家論辯的焦點議題
    • 一、前言:儒、墨論辯的時空背景
    • 二、《墨子.非儒》中儒、墨論辯的焦點議題
    • 三、儒、墨兩家思辨方法的差異
    • 四、結 論
    • 參考文獻
  • 叁、非攻與義戰:先秦墨家軍事戰術探論
    • 一、前 言
    • 二、墨家止戰實錄
    • 三、「非攻」的理論基礎──兼愛與天志
    • 四、墨子追求和平的三個方法
    • 五、結 論
    • 參考文獻
  • 肆、從墨家學派的衰微探論墨與俠的關係
    • 一、前 言
    • 二、墨家學派衰微緣由
    • 三、墨家集團與游俠
    • 四、結 論
    • 參考文獻
  • 伍、前期墨家論證法則之形式、蘊義與影響──以「三表法」為主的觀察
    • 一、前 言
    • 二、「三表法」的形式與蘊義
    • 三、「三表法」的影響與價值
    • 四、結 論
    • 參考文獻
  • 陸、「墨經」中的科學思想舉隅──以光學與機械學為主的觀察
    • 一、前 言
    • 二、「墨經」中的光學與機械學
    • 三、墨家科學思想的實踐與省思
    • 四、結 論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是「墨攻」?還是「墨守」?
  • 附錄二:先秦墨家的工藝製作與軍事發明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