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4453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從政治、外交、社會和文化的多重視角,闡析中共如何借鏡蘇聯經驗,運用小說、教科書、歌曲、電影等媒介及勞動模範和女拖拉機手典型,塑造「新人」;傳播「新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站穩無產階級立場,實踐黨國至上、集體為重、勞動光榮和男女平等諸多觀念。蘇聯經驗是毛澤東時代中共施政的重要參照座標;但隨著中蘇關係從蜜月到反目的翻轉,中共宣傳「新人」的重點也隨之產生變化。全書藉由比較與對照中蘇風俗習慣、國家發展,以及領袖觀念與價值偏好,分析蘇聯經驗在中國發生變化的背後成因,進而討論斯大林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毛澤東不斷強化階級鬥爭的觀點和政策,是對斯大林模式的重大修正。此外,研究中共所宣傳的新人觀,也有助於了解紅衛兵在文革前十七年的養成教育,以及毛澤東政權的本質。毛時代中共對「新人」的宣傳,造成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其影響至今猶見。
  • 導 論
    • 一、文獻回顧與議題旨要
    • 二、新人理念的起源與發展
    • 三、宣傳運作與中蘇關係
    • 四、章節安排
  • 第一章 蘇聯新人保爾‧柯察金與典型中國化
    • 一、保爾的誕生與傳入中國
    • 二、保爾精神特質與在中國的宣傳
    • 三、保爾典型中國化及其「正統」精神的捍衛
    • 四、民間的解讀
    • 五、小 結
  • 第二章 民族/愛國主義為首─教科書中的國際觀
    • 一、從改編、改寫到定於一尊
    • 二、蘇聯與美國兩大陣營的對立
    • 三、三個世界的逐漸形成
    • 四、小 結
  • 第三章 黨國至上─群眾歌曲中的愛國觀
    • 一、蘇聯群眾歌曲的起源和傳入中國
    • 二、高唱黨國大我
    • 三、抒情歌曲表現愛國主義
    • 四、中蘇群眾歌曲與民間反應
    • 五、小 結
  • 第四章 階級鬥爭為綱─電影中的敵我觀
    • 一、輸入蘇聯電影中的敵人類型
    • 二、美帝、國民黨特務與地主:1949-1954
    • 三、大小「胡風集團」與右派分子:1955-1957
    • 四、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與蛻化分子:1958-1965
    • 五、小 結
  • 第五章 集體為重─電影中的愛情觀
    • 一、個人走向集體:五四到延安時期
    • 二、先公後私:中共建國到反右運動
    • 三、邁向大公無私:大躍進到文革
    • 四、小 結
  • 第六章 「勞動光榮」─勞動模範與勞動觀
    • 一、蘇聯的斯塔漢諾夫運動與傳入中國
    • 二、1950 年代勞動模範的評選和塑造
    • 三、勞動模範的宣傳和勞模運動產生的問題
    • 四、中蘇宣傳之差異與文革後的勞模討論
    • 五、小 結
  • 第七章 「男女都一樣」─女拖拉機手與性別觀
    • 一、中共建國初期的女拖拉機手宣傳與典型
    • 二、婦女勞動實踐與機耕化發展
    • 三、女拖拉機手的工作與實際生活
    • 四、小 結
  • 結 論
    • 一、中蘇新人的差異及斯大林模式的討論
    • 二、宣傳新人的成效與民間的解讀
    • 三、新人與黨的角色
  • 參考書目
  • 索 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