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吃對三餐吃出健康
認識食物,善用營養
由內而外給自己好健康、好氣色
●種類
區分主食、副食、蔬果、肉類、蛋奶以及零食等,善待食物,學會如何跟食物打交道。
●顏色
每餐均衡攝取紅、橙、黃、綠、紫、黑、白等各色蔬果,輕鬆打造無病痛的亮麗人生。
●族群
從年齡、職業、疾症等區分不同族群,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吃出健康,趕走病痛。
●成分
詳列各種食材所含的養分、功效、人體需求量、缺乏時會產生哪些疾症?又可從哪裡補充?
本書特色
◎從最簡單的一日三餐入門,分析飲食原則,破除營養迷思,教您如何從飲食中找到健康!
◎透過隨手可得的食材,輕鬆掌握食品的安全和吃飯的智慧,讓您從此不再病從口入!
◎本書特別規劃16頁的彩頁:「于康老師健康語錄」,淺顯易懂的飲食要訣,教您吃對食物不生病的祕訣;「飲食金字塔」,歸納5大類食物,精選30餘種健康好食材,教您聰明配搭的訣竅;「做自己的營養醫生」,教您生病了該怎麼吃,對症飲食,有助消滅疾病,強化體質。
由內而外給自己好健康、好氣色
●種類
區分主食、副食、蔬果、肉類、蛋奶以及零食等,善待食物,學會如何跟食物打交道。
●顏色
每餐均衡攝取紅、橙、黃、綠、紫、黑、白等各色蔬果,輕鬆打造無病痛的亮麗人生。
●族群
從年齡、職業、疾症等區分不同族群,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吃出健康,趕走病痛。
●成分
詳列各種食材所含的養分、功效、人體需求量、缺乏時會產生哪些疾症?又可從哪裡補充?
本書特色
◎從最簡單的一日三餐入門,分析飲食原則,破除營養迷思,教您如何從飲食中找到健康!
◎透過隨手可得的食材,輕鬆掌握食品的安全和吃飯的智慧,讓您從此不再病從口入!
◎本書特別規劃16頁的彩頁:「于康老師健康語錄」,淺顯易懂的飲食要訣,教您吃對食物不生病的祕訣;「飲食金字塔」,歸納5大類食物,精選30餘種健康好食材,教您聰明配搭的訣竅;「做自己的營養醫生」,教您生病了該怎麼吃,對症飲食,有助消滅疾病,強化體質。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教授
●《中華臨床營養雜誌》副主編
●衛生部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險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專長
多年來從事臨床營養支持、治療與學術研究工作,擅長營養風險篩查、營養評定,以及糖尿病、腎臟病、痛風、外科手術、妊娠糖尿病等營養治療。
學術著作
在《中國核心醫學期刊》及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並參與28部學術專著的編寫工作,出版作品達百餘冊。
得獎紀錄
先後獲得日本外科代謝和營養學會青年研究獎、中國營養學會腸外及腸內營養研究成果獎、北京協和醫院優秀論文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優秀教師獎等。
- 【推薦序】每天營養吃得對,健康活天年 何一成 醫師
- 【推薦序】三餐正常吃,自然健康瘦! 鄭金寶 營養師
- 【推薦序】健康祕訣,就在營養均衡 蘇秀悅 營養師
- 【推薦序】吃對每天三餐飯,疾病遠離你 李婉萍 營養師
- 【推薦序】專家細說三餐飲食指南 蕭千祐 營養師
- 【作者序】你就是自己吃出來的結果 于 康 教授
- 【前 言】好好吃飯 健康靠自己
-
第1章 吃好每天3頓飯
-
1 飲食不當,大病小病跟著來?
-
2 怎麼吃最營養?
-
3 不偏食,身體才能真正好?
-
到底什麼該多吃或少吃?
-
《國民膳食指南》怎麼應用?
-
-
4 三餐應該怎麼吃才對?
-
健康早餐的黃金法則
-
午餐―承上啟下的一餐
-
晚餐隨便吃,疾病易上身
-
-
5 您吃菜的順序對了嗎?
-
正確的上菜順序為何?
-
-
-
第2章 三餐裡的營養素
-
1 能量=生命,要活就要吃
-
沒有能量就沒有生命
-
認識3大產能營養素
-
能量不均衡,疾病易上身
-
食物能量計算三部曲
-
-
2 鉀+鈉:鹽的朋友和冤家
-
多吃菇類和綠葉蔬菜補鉀
-
如何有效補鉀?
-
鹽吃多,小心高血壓!
-
-
3 口味重,一年竟胖7公斤?
-
為何中國人油類攝取量會超標?
-
你吃對油了嗎?
-
高價食用油等於高營養嗎?
-
橄欖油是保健食品嗎?
-
-
4 不喝水一定會生病?
-
等口渴再喝水就晚了?
-
人一天該喝多少水?
-
每人一天飲水時間表
-
白開水為何是最好的飲料?
-
-
5 食物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
-
維生素具超強保健功效?
-
為什麼要「補充」維生素?
-
維生素A:視力和角膜的守護神
-
維生素D:強身壯骨有一套
-
維生素E:抗衰老明星
-
維生素C:消除疲勞、預防牙齦出血
-
維生素B1:嚴重不足易罹患腳氣病
-
維生素B2:經常缺乏小心嘴破
-
葉酸:有效治療惡性貧血
-
-
6 小食物有何大功效?
-
五色食物如何吃出健康?
-
紅色食物:富含茄紅素、胡蘿蔔素
-
黃色食物:含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
-
黑色食物:富含抗氧化物
-
藍色食物:富含多種胺基酸
-
白色食物:富含槲皮素、楊梅素
-
-
7 膳食纖維為何如此重要?
-
膳食纖維是人體的「清道夫」?
-
膳食纖維能降低血糖、防治便祕?
-
-
8 人體為什麼少不了礦物質?
-
人體與礦物質的親密關係?
-
鈣:構成人體骨架、維持心跳
-
鐵:運送氧到身體各部位
-
鋅:胎兒生長發育的「生命火花」
-
鉻:葡萄糖耐受因子
-
硒:保護心肌有奇效
-
-
9 食物是最好的美容保養品
-
衰老―可以從皮膚看出端倪
-
皮膚乾燥:可能缺乏脂肪酸和維生素A
-
皮膚瘀斑:可能缺乏維生素C和K
-
傷口難癒合:可能缺乏蛋白質、鋅和維生素C
-
溼疹、皮疹:可能缺乏維生素B群
-
-
-
第3章 吃對食物不生病
-
1 常吃菇類好處多
-
2 名貴食材VS.平民食材大PK
-
燕窩VS.豆腐、白木耳:豆腐、白木耳功效勝燕窩
-
海參VS.蛋白:吃海參不如一天吃2顆蛋白
-
人參VS.蘿蔔:常吃蘿蔔賽人參
-
鮑魚VS.牛奶:喝牛奶如同吃鮑魚
-
魚翅VS.豬腳:魚翅的膠原蛋白不如豬腳
-
-
3 牛奶招誰惹誰了?
-
喝牛奶會致癌?
-
光喝調味乳不能代替早餐?
-
什麼是舒化奶、有機奶、脫脂奶、高鈣奶?
-
純天然沒有添加物的牛奶最好?
-
喝大骨湯補鈣不如喝牛奶?
-
牛奶要怎麼喝最好?
-
喝牛奶有哪些禁忌?
-
-
4 吃肉對身體有益或有害?
-
肉類營養大調查
-
不吃肉容易缺乏維生素B12?
-
為什麼每天要吃100克的肉?
-
魚肉:增加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
-
鴨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接近橄欖油
-
豬肉:含鐵量居肉類之冠
-
吃雞蛋會升高膽固醇嗎?
-
雞蛋是最佳的平民食材
-
土雞蛋只是口感好?
-
烏雞蛋和普通雞蛋營養差不多?
-
毛雞蛋〈雞仔蛋〉胎死腹中細菌多?
-
皮蛋、鹹蛋最好少吃?
-
紅殼、白殼雞蛋有何不同?
-
-
6 美味水果如何吃出健康?
-
水果有助開胃嗎?
-
吃水果要講究「3看5不」?
-
水果什麼時候吃最好?
-
草莓:美容養顏第1名
-
蘋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
-
奇異果:維生素C之王
-
-
7 小心!火龍果是不甜的高糖水果
-
火龍果花青素含量最高?
-
-
8 蔬菜應該怎麼吃才對?
-
每天要吃多少種蔬菜才夠?
-
蟲咬的蔬菜才安全無農藥?
-
冷藏蔬菜也會流失維生素?
-
生吃、熟食,哪種能留住更多營養?
-
每天吃500克蔬菜,常保健康窈窕?
-
蘆筍:抗癌明星
-
高麗菜:不老「仙丹」
-
芹菜:餐桌上的降壓藥
-
韭菜:增進胃腸蠕動的「洗腸草」
-
番茄:保護心臟功效大
-
紅蘿蔔:明目、降低卵巢癌罹患率
-
蒟蒻:低卡高纖,吃多也不胖
-
白蘿蔔: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
馬鈴薯:與穀類混吃,可提高蛋白質利用率
-
洋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超級蔬菜
-
蒜:可殺菌、增強免疫力
-
-
9 如何聰明吃零食不發胖?
-
優良級零食:水果、堅果
-
條件級零食:巧克力和海苔
-
限制級零食:果凍,膨化、醃漬食品,餅乾
-
-
10 減肥不吃主食反傷身?
-
主食不能過於精細?
-
白米: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
麵食:老年人最好吃發麵
-
五穀雜糧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
-
宋美齡活到106歲的祕密?
-
豆類:黃豆最營養
-
玉米:公認的抗癌食物
-
薯類:富含膳食纖維
-
番薯:主食的最佳替代品
-
-
11 巧手烹調健康食譜
-
烹調術語知多少?
-
如何讓烹調發揮最佳食療效果?
-
選購食材的祕訣?
-
調味料:美味加分魔法師
-
-
-
《附錄》
-
每日三餐健康食譜〈1000~1100大卡〉
-
每日三餐健康食譜〈1200~1300大卡〉
-
每日三餐健康食譜〈1400~1500大卡〉
-
每日三餐健康食譜〈1600~1700大卡〉
-
每日三餐健康食譜〈1800~1900大卡〉
-
每日三餐健康食譜〈2000~2100大卡〉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