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Ⅰ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3248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980年以來是台灣社會的大轉型時代,要完整30多年來的台灣社會變遷、發展全史,就絕不可遺漏第三部門發展史!
  王俊秀(清華大學教授、民間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集人)、  白秀雄(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  官有垣(中正大學教授、台灣社會福利學會理事長)  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徐世榮(政治大學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蔡英文(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等人聯合推薦!
  在這第一冊的14段歷史當中,記錄了14個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史,其中又可再細分為三大類型:倡導型(勞工陣線、主婦聯盟、澄社、民間司改會)、服務型(家扶基金會、基督教青年會、賽珍珠基金會、法鼓山基金會集團、創世基金會集團、心路基金會、善牧基金會)、社區型(嘉邑行善團、新港文教基金會)。本書希望透過第三部門史去貫穿、連結透視台灣整體的政經文化、住民、政黨、學術、階級轉型、社會福利及社會運動史,讓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得以全紀錄。
  政權(第一部門)會輪替,企業(第二部門)會倒閉,民間(第三部門)最永續。第三部門才是永續台灣與永續地球的燈塔。—王俊秀|清華大學教授、民間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集人
  台灣第三部門自1980年代蓬勃發展,在直接服務扮演主要角色,更在倡議、監督、制衡、整合、維護價值及公共利益努力,形塑公民社會,至為精彩。蕭教授能推動將這些史料集結出書,確實頗具深意。—白秀雄 |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
  台灣的第三部門展現了無比的勇氣,書中你將可看到他們如何在匱乏中堅持使命,關懷弱勢族群、改造台灣,成為發展中的臺灣最不可或缺的力量。—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一個美好的國度必須擁有成熟的公民社會,而非政府組織即公民社會的主幹。本書敘述臺灣重要NGO的歷史,其價值及重要性不言可喻!—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 導論:勾勒與定位台灣第三部門發展史
  • 倡導篇
    • 1 邁向社會民主之路:台灣勞工陣線的歷史
    • 2 女力、綠力,看見主婦的力量: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組織誌
    • 3 澄社:倡議的漫漫長路與苦心堅持
    • 4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與台灣法律正義的捍衛
    • 5 倡導老人福利政策: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的歷史
  • 服務篇
    • 6 以基督之愛虛了組織樣式,做孩子最好的僕人:台灣家扶基金會之兒童福利服務發展史
    • 7 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變」與「不變」
    • 8 愛沒有國界更不分種族:賽珍珠基金會
    • 9 建設人間淨土:法鼓山的願心與志業
    • 10 為台灣老殘窮努力:創世基金會的成立與發展
    • 11 支持智能障礙者生活在社區、活出最大的可能:心路基金會發展歷程
    • 12 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善牧在台灣的助人工作歷史
  • 社區篇
    • 13 嘉邑行善團:傳統慈善造橋的現代性轉化
    • 14 公民社會的初探:新港文教基金會四分之一世紀回眸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