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臺大學生原汁原味的反省與生活筆記
傳遞出年輕學子對家人、同學間的情感與生活態度
也忠實傳遞出臺大人如何透過這六個靈修原則
來檢視、提升自己的靈修生活品質
生命教育從我開始!
任何一個人,不論他是誰,也不論在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
更不論是富貴貧窮或生病健康
總會在人生某些時候碰到自己生命的課題
「人生無常,唯愛永恆」,靈修六原則就是以此信念為基礎,所建構出來的靈性修養原則:
原則一 在每一個人身上看見神、看見佛、看見人
原則二 第一個去愛、第一個去給
原則三 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原則四 緩於發怒、敏於寬恕、勇於道歉
原則五 擇善固執、不變隨緣
原則六 誠意正心、戒慎恐懼
長久以來,在「重 know-how輕 know-why」、智育掛帥的教育型態下,無論老師、學生或家長,多以升學與成績做為求學的重心,而忽略了靈性生活的發展──無論是心理情緒或人際關係上等等,都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答案。
孫效智教授認為給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出值得奮鬥的志趣與願景,是大學生涯裡最重要的功課。於是孫教授開設「生命的學問」通識課程,透過多元的上課方式,如教師講述、小組討論、電影欣賞、體驗活動、生命見證、專題演講等,引導學生認識、體驗與省思生命最根本的課題,以追求人生觀的深化、價值觀的內化與人格靈性的發展。
透過孫教授的這門生命教育通識課程,讓學生針對個人生命經驗,按照靈修生活六原則,進行日常生活觀照與反省,並以文字分享自我的改變。藉此讓台灣最高學術殿堂的學生,不僅在專業智能上創新,也在做人最根本的精神與態度上認清自己。
操練「靈修六原則」的秘訣
每天早上悠悠醒轉之際,先將「靈修六原則」在心中默念幾遍,同時也思考它們的意涵,並定下今天在每一分每一秒貫徹它們的決心,然後開始一天的生活。
到了晚上睡覺前,再讓自己有一個放空、冥想或祈禱的機會,去省思從「靈修六原則」的角度來看,今天是否有所心得或虧欠?又是否有什麼特別的經驗?好的經驗就心存感恩,不好的則要用力懺悔,並準備明天重新出發。
──孫效智
傳遞出年輕學子對家人、同學間的情感與生活態度
也忠實傳遞出臺大人如何透過這六個靈修原則
來檢視、提升自己的靈修生活品質
生命教育從我開始!
任何一個人,不論他是誰,也不論在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
更不論是富貴貧窮或生病健康
總會在人生某些時候碰到自己生命的課題
「人生無常,唯愛永恆」,靈修六原則就是以此信念為基礎,所建構出來的靈性修養原則:
原則一 在每一個人身上看見神、看見佛、看見人
原則二 第一個去愛、第一個去給
原則三 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原則四 緩於發怒、敏於寬恕、勇於道歉
原則五 擇善固執、不變隨緣
原則六 誠意正心、戒慎恐懼
長久以來,在「重 know-how輕 know-why」、智育掛帥的教育型態下,無論老師、學生或家長,多以升學與成績做為求學的重心,而忽略了靈性生活的發展──無論是心理情緒或人際關係上等等,都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答案。
孫效智教授認為給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出值得奮鬥的志趣與願景,是大學生涯裡最重要的功課。於是孫教授開設「生命的學問」通識課程,透過多元的上課方式,如教師講述、小組討論、電影欣賞、體驗活動、生命見證、專題演講等,引導學生認識、體驗與省思生命最根本的課題,以追求人生觀的深化、價值觀的內化與人格靈性的發展。
透過孫教授的這門生命教育通識課程,讓學生針對個人生命經驗,按照靈修生活六原則,進行日常生活觀照與反省,並以文字分享自我的改變。藉此讓台灣最高學術殿堂的學生,不僅在專業智能上創新,也在做人最根本的精神與態度上認清自己。
操練「靈修六原則」的秘訣
每天早上悠悠醒轉之際,先將「靈修六原則」在心中默念幾遍,同時也思考它們的意涵,並定下今天在每一分每一秒貫徹它們的決心,然後開始一天的生活。
到了晚上睡覺前,再讓自己有一個放空、冥想或祈禱的機會,去省思從「靈修六原則」的角度來看,今天是否有所心得或虧欠?又是否有什麼特別的經驗?好的經驗就心存感恩,不好的則要用力懺悔,並準備明天重新出發。
──孫效智
- 推薦序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序/天主教狄剛總主教序
- PART I 導言 人生三問與靈性修養
- PART II 靈修六原則
-
原則一 在每一個人身上看見神、看見佛、看見人
-
孫老師說
-
讓位的老人
-
爸爸的身教
-
父愛無界線
-
眾人皆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
-
帶著體貼的心看世界
-
城市中的行動小太陽
-
行為有愛,所以可愛
-
同學,有人在睡覺!
-
不抱怨的力量
-
沒有人是一座孤獨的島嶼
-
地下街
-
金飾不見了!
-
-
原則二 第一個去愛、第一個去給
-
孫老師說
-
對爸媽說我愛你
-
傳遞微笑的天使
-
從愛家人出發
-
勇敢寫下你的感謝
-
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
當第一個伸出手的人
-
和媽媽講電話
-
勇敢道謝有多難?
-
桌球比賽
-
阿姨借給我的車
-
爸媽教我的第一件事
-
-
原則三 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
孫老師說
-
給予的藝術
-
攻上合歡山
-
「胖子人際理論」
-
合唱團的小骨頭
-
利人與利己
-
不只是一個授權碼
-
問路
-
「歐趴糖」效應
-
鼓勵媽媽做自己
-
我的山友們
-
設身處地
-
溫暖
-
-
原則四 緩於發怒、敏於寬恕、勇於道歉
-
孫老師說
-
白醬奶油培根花椰菜義大利麵
-
別為小事對家人抓狂
-
寫給拿走雨傘的人
-
菜怎麼那麼難吃啊?
-
女兒的反省
-
看見別人的「能」
-
在腳踏車的背後
-
打籃球有什麼好?
-
是我誤會了
-
想想自己
-
老妹和老媽的戰爭
-
中途退出的荷蘭組員
-
電影院裡的中年男子
-
重傷的友誼
-
-
原則五 擇善固執、不變隨緣
-
孫老師說
-
為什麼當醫生
-
迎新晚會
-
設計師的堅持
-
優良小隊輔
-
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
-
領導與被領導
-
你不要連這一點錢都要賺!
-
決定了就盡全力
-
抄作業
-
做對的小事
-
-
原則六 誠意正心、戒慎恐懼
-
孫老師說
-
制服日的省思
-
屬於我的尋夢之途
-
從鏡子裡,我看見的是……
-
向細胞學習
-
過去、現在、未來
-
謙虛
-
不要辜負別人的信任
-
真正的謙卑
-
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