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清末民初民間儒教對主流儒學的吸收與轉化

出版日期
2008/09/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15041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乃透過四本清末民初民間儒教的著作:光月老人之《四書說約》、王覺一之《大學解》、民間鸞堂觀禮堂之《孔教真理》以及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探討民間儒教對儒家思想的解讀,以及他們對主流儒學的吸收與轉化。透過這四本著作,我們可以具體地看到民間宗教家將主流儒學宗教化的現象,也可以發現,民間儒教對主流儒學的吸收絕不是單線的,而是呈現百川匯聚的狀況。由本書的論述可知民間儒教乃在大傳統的學術思潮中,開演另一宗教式的庶民傳統,而儒家的生命力與實踐力,正是在具有修道情懷的民間儒教中,向外開展。

「學理的主流儒學」與「宗教的庶民儒學」乃儒學發展中的兩條洪流,民間讀書人對於儒家經典的解釋,雖可獨立於大傳統之外的,但也與主流儒學的發展息息相關。宋明清的「理學」、「心學」、「氣學」,這些主流儒學的思想與學說,被轉化以宗教修行的語言、觀念在民間傳播,百姓們藉著聆聽這些教派人士的傳教觀念與作品,力行實踐以追求性靈的終極之境,這是庶民百姓所認識的儒學。明清以來三教融合的民間社會,「以儒為宗」是他們的特色,而宗教式的修煉觀正是儒家思想世俗化的關鍵。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