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屬於比較哲學的工作,它涉及德國、中國與韓國的倫理學思考。第一、二章首先藉由梳理康德早期倫理學經由席勒倫理學到現象學倫理學的發展過程及其內在理路。在中國儒學的發展當中,本書選擇了南宋朱熹與湖湘學派關於「仁」的辯論(第三章),以及晚明劉宗周對於孟子的「四端」與《中庸》的「喜怒哀樂」之獨特詮釋(第四、五章)為探討個案。在韓國儒學的發展當中,本書則選擇了朝鮮儒者李退溪與奇高峰、李栗谷與成牛溪關於「四端」與「七情」的辯論(第六、七、八章)為探討個案。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78986000916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