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什麼是好生活?好生活是幸福的嗎?這些永不過時的問題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似乎都能回答一二。例如出身高低、榮譽有無或財富多寡等,是影響一個人是否生活得好及幸福的因素。然而為何日常經驗中,真正幸福者幾希?亞里斯多德在《尼科馬哥倫理學》試著與一般流行的幸福觀對話,並非全面否定社會傳統,而是為了替它們提供合理及堅實的哲學基礎。他指出「幸福是靈魂根據德性的活動」;對活動或行動的強調,凸顯出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蘇格拉底的差異,前者著重德性實踐,後二者偏向德性知識。這部著作的內容觸及諸多倫理議題:人生目的與幸福、運氣與外在善、德性、德性教育、道德責任、正義、不自制、友愛及快樂。儘管亞里斯多德是基於西元前四世紀城邦政治為背景思考,但本書對西方倫理學的發展,意義既深且長。
- 關於《尼科馬哥倫理學》譯注
- 導論
- 延伸閱讀
- 亞里斯多德生平年表
- 尼科馬哥倫理學
- 第一卷(A)
- 第二卷(B)
- 第三卷(Γ)
- 第四卷(Δ)
- 第五卷(E)
- 第六卷(Z)
- 第七卷(H)
- 第八卷(Ɵ)
- 第九卷(I)
- 第十卷(K)
- 附件一 性格德性
- 附件二 關鍵辭彙簡表
- 跋
- 參考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350/753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