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2406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王陽明思想具有濃厚的實踐性格,由良知擴充到人生道德、事業以及與自然萬物之關係等,可因個人體會而有不同程度之發揮。本書所收五篇論文之觀察角度不同,立論之重點也有差異。基本上採取橫向與縱貫的方式,在橫向方面分析陽明文獻中種種用語及觀念之內涵;在縱貫方面,則與宋儒尤其是朱子,以及禪宗思想,乃至陽明後學們作比較,希由此深入了解陽明心學的理論內容及其效果。陽明在世時即講學不輟,以振興斯道自任。
  其門人弟子遊歷四方聚會講學,也充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之淑世精神。王學中人強韌的生命力與親近民間的作風,至今仍能撼動人心。這是王陽明思想中極為可貴的地方,值得重視。如何穿透時空,使這種實踐精神再度活躍於當今社會,實為陽明學研究上的重要課題。本書在前賢的研究基礎上選擇較具學理性,又尚未被充分討論之主題作為研究對象。作者希望經由一些重要思想觀念的比較研究,求得較為完整清楚的了解,使讀者易於進入陽明學的世界。
  • 序章
  • 第一章 王陽明之天理觀的新義及其實現
    • 一、前言
    • 二、「心之本體即是天理」的特殊涵義
    • 三、天理與良知之相互融攝的關係
    • 四、批評朱子「析心與理為二」之論據
    • 五、如何實現天理之問題
    • 六、結論
  • 第二章 王陽明心學中之性體觀的特色
    • 一、前言
    • 二、性與心、理之關係
    • 三、關於「性即是氣」之解釋
    • 四、性無善無惡與性之本體
    • 五、陽明後學求證性體之理論背景
    • 六、結論
  • 第三章 論王陽明之「知為心體」及其與禪宗的比較
    • 一、前言
    • 二、陽明文獻裏「心之本體」的表現方式
    • 三、良知為心之本體的心學特色
    • 四、禪宗之「知為心體」的形成及其涵義
    • 五、王陽明與禪宗之「知為心體」的比較
    • 六、結論
  • 第四章 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
    • 一、前言
    • 二、宋儒對無心之看法
    • 三、嚴灘問答: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表達方式
    • 四、從心之本體看無心之涵義
    • 五、無心之心學特色
    • 六、結論
  • 第五章 王陽明以鏡喻心之特色及其異說
    • 一、前言
    • 二、「心如明鏡」與體用一源
    • 三、磨鏡之喻與本體工夫合一論
    • 四、王陽明與禪宗之「以鏡喻心」的比較
    • 五、陽明後學對「以鏡喻心」之異說
    • 六、結論
  • 後記
  • 引用書目
  • 人名列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