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晚明王學原惡論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31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人性非惡?惡從何來?如何去惡?

雖然理論上去「惡」與為「善」是修身的一體兩面,但歷史上「惡」的議題卻少見顯題與系統的論述。本書作為一部「即哲學史以為哲學」的學術專著,即旨於從哲學史角度清理晚明王學──自王陽明以降,下轄陽明後學,直到劉蕺山為止──的理論資源,繼而系統地開拓出一套關於「惡」的哲學理論。全書涉及的議題包括:(1)先秦與宋代儒者對過惡問題的開發;(2)王陽明對人性異化過程的分析;(3)王龍溪與羅近溪對意念歧出機制的揭示;(4)羅念菴對修道學者之過的診治;(5)劉蕺山對前賢惡論集大成的總結。期望本書的出版,可以推進學界對「惡」的問題的理解。

香港人,1985年生。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2017-)。過往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2015-17)及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2016-17)。2014-15年獲頒富布萊特(Fulbright)-研資局香港研究學者獎,赴美國波士頓大學擔任訪問學人。主要研究領域?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史、比較哲學等,近年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學傳統中「惡」的理論。研究論文曾發表於《漢學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清華學報》、《東吳哲學學報》等學術期刊。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