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這是一本關切眾生進入生命世界,其處境、心態、生命以及生命去向的學術專著。
依據的文獻,主要來自佛教解脫道與菩提道眾多的經典,包括《阿含經》、《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說無垢稱經》、《不增不減經》、《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入楞伽經》、與《密嚴經》。這些經典都提供非常獨特與豐富的「佛教視角」,猶如利器,可在如何地觀看、考察、思惟、反思、與論議,以解開與打通的方式,用以探究有情的心身構成乃至生命開展。
透過深刻、細膩而精準的哲學反思、分析、論理、洞察,聚焦在有情的心身構成、心路歷程、生命歷程、住地反思、心身安頓、生命出路、生命實踐、修行道路、與生命開展。
依據的文獻,主要來自佛教解脫道與菩提道眾多的經典,包括《阿含經》、《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說無垢稱經》、《不增不減經》、《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入楞伽經》、與《密嚴經》。這些經典都提供非常獨特與豐富的「佛教視角」,猶如利器,可在如何地觀看、考察、思惟、反思、與論議,以解開與打通的方式,用以探究有情的心身構成乃至生命開展。
透過深刻、細膩而精準的哲學反思、分析、論理、洞察,聚焦在有情的心身構成、心路歷程、生命歷程、住地反思、心身安頓、生命出路、生命實踐、修行道路、與生命開展。
- 導 論
-
第一部分 生命哲學、生命出路
-
【壹】生命與生命哲學:界說與釐清
-
【貳】生命意義之佛教哲學的反思
-
【參】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
-
-
第二部分 修行道路、禪修實踐
-
【肆】抉擇佛教所施設的多樣的修行道路之基本原則
-
附錄一:菩薩所學的專業內涵及其相應研究
-
附錄二:以「大乘」做為說明「宗教」的一扇門戶
-
-
【伍】佛教禪修做為心身安頓
-
【陸】《首楞嚴三昧經》的禪修設計
-
-
第三部分 不二中道、心身不二
-
【柒】不二中道做為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
-
【捌】論「有無」並非適任的形上學概念
-
【玖】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拾】《入楞伽經》的心身不二的實相學說
-
【拾壹】以菩提道的進展駕馭「感官欲望」所營造的倫理思考
-
-
第四部分 世界觀、住地學說
-
【拾貳】一法界的世界觀、住地考察、包容說
-
【拾參】以心身安頓為著眼對「住地」的哲學檢視
-
【拾肆】佛教住地學說在心身安頓的學理基礎
-
【拾伍】「確實安住」如何可能置基於「無住」?
-
【拾陸】心態、身體、住地之可能的極致開展
-
- 本書論文發表出處
- 參考書目與略號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