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楞嚴經蠡測【第肆冊】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5560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楞嚴經》要旨宏深,歷代經由諸位大師的註釋,方為後人能略窺一二。圓瑛大師當年在著作《楞嚴經講義》時漚心瀝血,忘卻身心,只要是經文之中稍有疑義或奧理不解,便會把這些問題用書籤書寫其上,貼在書齋的壁面上,接著滌心靜慮,靜坐多時反覆敲測參研,直到發明為止,才會把書籤撕扯,整整用了八年的時間,才把經文中高古難解之處盡釋。
經中二十五位菩薩在佛前各自陳述成道的法門和因緣,對一些閱讀《楞嚴》初機的學人,如要入得圓通大定,是很重要的參考。為何佛要集結了二十五個修持各種法門獲得解脫的菩薩,各自發表個人的成就歷程?如果仔細研究,就會了解這二十五個成就的例子也代表佛陀要進一步引導弟子們從道理上的理悟,更進一步要從六根門頭上去實際用功,因此這二十五種圓通法門,也象徵著法門無量隨著各類根基不同,只要方法得當都可以獲得解脫。
在整個二十五聖者所發表的成就法門中,對於娑婆世界的眾生而言,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是最基本而且最普遍的。下手初修,耳根不要受到外境任何六塵中的干擾,也不要隨著他去追尋,一但追尋就變成緣音外止,如此一來自己的心緒,就會隨著音聲受牽引,這就不是收攝耳根,反而變成出流,六根一但受外境所干擾,便會進入輪迴.......。
  這是觀世音菩薩親自說明是如何的從聞、思、修進入三昧正定的方法。本書就《楞嚴經》中取其要處,詳細縷述觀音耳根圓通法門之精要,如能由能聞的根性思維般若智去觀察,如此二六時中反覆不斷的去熏習修持,最後終能進入甚深三昧之中,下手初修之人須細心捧讀。
  • 關於 王薀 老師
  • 出版社編輯序 耳容世間音 將心自聞聞
  • 圓瑛嘔心註楞嚴
  • 內外根塵色即空
  • 妄念生起即放捨
  • 入流亡所最通透
  • 人間醇美海潮音
  • 神乎其技唯一心
  • 心意識本無差別
  • 入空卻不執於空
  • 心法雙忘性即真
  • 觀音法門最圓通
  • 人法雙泯是究竟
  • 桶底脫落見真心
  • 自在自觀觀自在
  • 應世菩薩楊仁山
  • 高鶴年無畏布施
  • 張商英註法華經
  • 裴休廣發菩提心
  • 觀音六字大明咒
  • 三十二應護群生
  • 廣救六道終無悔
  • 菩提心利益眾生
  • 默誦真言知吉凶
  • 大明咒殊勝絕倫
  • 奇蹟摩尼度眾生
  • 大悲神咒解鬼疾
  • 楞嚴般若之頂髻
  • 發心利他度群生
  • 心行處滅真心現
  • 何期自性本清淨
  • 六根悟入得本心
  • 觀音通徹十八界
  • 顯密雙融觀音願
  • 了悟明空本無二
  • 化現本尊大自在
  • 信心是修持之基
  • 照見是返聞之核
  • 能覺和所覺皆空
  • 諸行無常色即空
  • 觀照本來真面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