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閱讀與教學的經驗,讓我肯定了文學有著生活的、對話的、服務的三項功能。再怎麼流行的文學批評理論,新奇、有效,能逞學術論述的手勁!而我寧可選擇彰顯作家作品的敘述方式,設法保留文本的原味。當我退居第三者,引領讀者與作者面晤,達成「三邊對話」,我的寫作才有意義。收在這本集子的9篇文章,不可能有太大的「重量」,卻記錄了我三十多年來如何閱讀當代作家作品的歷程。
- 代序/許建崑的當代文學關懷 陳憲仁
- 每家人都費了一番精神 ─ 評張系國的《昨日之怒》
- 長髮為君剪 ─ 楊德昌《海灘的一天》觀後
- 流泉與燈火 ─ 試評林海音兒童文學作品中的風格特質
- 成長的苦澀與瑰麗 ─ 曹文軒為孩子刻畫的文學世界
- 尋找x點,或者孤獨向前 ─ 試論劉克襄自然寫作的認知與建構
- 「郢書燕說」也是一種讀法 ─ 閱讀沈石溪動物小說所引發的聯想
- 文化現場的再造與迷思 ─ 試評余秋雨散文二書所表現的文人情懷
- 孤絕與再生 ─ 從白先勇筆下到曹瑞原鏡頭下的《孽子》
- 童心、原創與鄉土 ─ 鄭清文的童話圖譜
- 陷圍的旗手 ─ 試論李潼「臺灣的兒女」系列作品的成就與困境
- 新詩改罷自長吟 ─ 試論黃永武先生的散文書寫
- 跋語
- 附錄: 許建崑著作目錄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