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疾病,不一定靠「藥」醫:劉博仁醫師的營養療法奇蹟
「要把病治好,除了吃藥、打針或開刀以外,別無他法嗎?」
「聽到人家說吃什麼保健食品對身體好,就買了一大堆綜合維他命、鈣片、葉酸、葡萄糖胺……?」
還抱持著這種舊觀念、舊做法嗎?你現在最需要的是──「營養醫學」的專業新觀念!
本書作者劉博仁醫師,不但是2009年商業周刊票選的百大良醫,也是台灣在教學醫學開設營養門診的第一人。擔任耳鼻喉科醫師的他,由於受過家醫科「全人關照」、自然療法、排毒等醫學理論的薰陶,使他在看診時跳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固有模式,而是觀察患者的整體狀況,並善用「一滴血」檢查和過敏檢測,幫患者找出疾病真正的根源。因此許多西醫治療上難以斷根的疾病,像是氣喘、鼻竇炎、異位性皮膚炎等,或是長期的慢性病,像是高血壓、脂肪肝、大腸激躁症,甚至是癌症這類重症,在以營養素治療和生活調整之後,竟然都成功地改善病情,或是不再復發。
另外,台灣人一年購買營養保健品的金額高達六百七十億元,很多人以為吃了營養品就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健康,卻沒考慮到:產品來源可不可靠、劑量對不對、是不是為自己量身訂作的?因此就算吃再多,不但沒有效,還可能對身體有害,根本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想要治病、強身,你絕不能錯過最「營養」的三大健康新觀念:●營養醫學治病將成為未來趨勢:營養醫學已成為未來整合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不過要特別注意,營養醫學不等於食療,也不等於吃健康食品。書中特別公開20個營養門診的本土成功案例,讓你共同見證營養素治病的奇蹟!
●最常見的營養補充品迷思,不再被廠商牽著鼻子走:補充葡萄糖胺(俗稱維骨力)並不能改善骨質疏鬆症,這些患者要補充的其實是構成硬骨所需的鈣、鎂和維生素D;口服膠原蛋白因為不溶於水、不易吸收,去除細紋的效果其實很有限等等,這些以訛傳訛、習以為常的錯誤迷思,通通幫你釐清!
●挑選營養補充品的專業know-how:各種營養品如何買、怎麼吃、功效、禁忌和使用要訣,例如:買維生素C時選擇多種抗氧化營養素的複方較好,服用膳食纖維也要記得喝足二千CC的水,否則會加重便祕等等,所有你想知道的疑問,一次給你完整解答!
本書特色
(一)不打針、不吃藥的醫療新選擇:人之所以會生病,跟體內的不平衡有關,若是透過營養素的增減,就能重建體內的平衡,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標,這正是營養醫學的核心觀念。這種已在國外行之有年的營養醫學,運用在治療癌症、心血管疾病、腸胃道疾病、慢性疲勞等方面的效果非常顯著。而在台灣,營養醫學也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趨勢。本書除了帶你認識「營養醫學」這個新名詞的箇中奧祕,也讓你除了打針吃藥以外,多了營養醫學這個更好的看病新選擇。
(二)最珍貴的第一手本土營養醫學臨床實證:過敏、胃酸食道逆流、脂肪肝、高血壓等這些西醫治療上難以斷根、總是一再復發的惱人疾病,經過營養素的治療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居然都不藥而癒了。書中20個本土成功案例,讓一般讀者實際了解營養療法應用的過程,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避免走太多無謂的冤枉路。專業的醫療從業人員更可以此做為未來從事整合醫療最佳的參考範本,學習如何將營養醫學實際運用在臨床上。
(三)最專業、最完整的營養補充品挑選指南:不同於坊間同類的書籍,書中提供最專業且最細膩的觀點,教你挑選優良的保健食品。書中蒐羅了最重要的七大類營養素,並提供「達人級」的挑選撇步,像是:要同時攝取鈣、鎂和活性維生素D3,身體的吸收率最好;要補充鐵,最好選擇磷酸鐵或是胺基酸螯合鐵劑,吸收率高,也不容易產生副作用等等。
「聽到人家說吃什麼保健食品對身體好,就買了一大堆綜合維他命、鈣片、葉酸、葡萄糖胺……?」
還抱持著這種舊觀念、舊做法嗎?你現在最需要的是──「營養醫學」的專業新觀念!
本書作者劉博仁醫師,不但是2009年商業周刊票選的百大良醫,也是台灣在教學醫學開設營養門診的第一人。擔任耳鼻喉科醫師的他,由於受過家醫科「全人關照」、自然療法、排毒等醫學理論的薰陶,使他在看診時跳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固有模式,而是觀察患者的整體狀況,並善用「一滴血」檢查和過敏檢測,幫患者找出疾病真正的根源。因此許多西醫治療上難以斷根的疾病,像是氣喘、鼻竇炎、異位性皮膚炎等,或是長期的慢性病,像是高血壓、脂肪肝、大腸激躁症,甚至是癌症這類重症,在以營養素治療和生活調整之後,竟然都成功地改善病情,或是不再復發。
另外,台灣人一年購買營養保健品的金額高達六百七十億元,很多人以為吃了營養品就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健康,卻沒考慮到:產品來源可不可靠、劑量對不對、是不是為自己量身訂作的?因此就算吃再多,不但沒有效,還可能對身體有害,根本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想要治病、強身,你絕不能錯過最「營養」的三大健康新觀念:●營養醫學治病將成為未來趨勢:營養醫學已成為未來整合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不過要特別注意,營養醫學不等於食療,也不等於吃健康食品。書中特別公開20個營養門診的本土成功案例,讓你共同見證營養素治病的奇蹟!
●最常見的營養補充品迷思,不再被廠商牽著鼻子走:補充葡萄糖胺(俗稱維骨力)並不能改善骨質疏鬆症,這些患者要補充的其實是構成硬骨所需的鈣、鎂和維生素D;口服膠原蛋白因為不溶於水、不易吸收,去除細紋的效果其實很有限等等,這些以訛傳訛、習以為常的錯誤迷思,通通幫你釐清!
●挑選營養補充品的專業know-how:各種營養品如何買、怎麼吃、功效、禁忌和使用要訣,例如:買維生素C時選擇多種抗氧化營養素的複方較好,服用膳食纖維也要記得喝足二千CC的水,否則會加重便祕等等,所有你想知道的疑問,一次給你完整解答!
本書特色
(一)不打針、不吃藥的醫療新選擇:人之所以會生病,跟體內的不平衡有關,若是透過營養素的增減,就能重建體內的平衡,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標,這正是營養醫學的核心觀念。這種已在國外行之有年的營養醫學,運用在治療癌症、心血管疾病、腸胃道疾病、慢性疲勞等方面的效果非常顯著。而在台灣,營養醫學也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趨勢。本書除了帶你認識「營養醫學」這個新名詞的箇中奧祕,也讓你除了打針吃藥以外,多了營養醫學這個更好的看病新選擇。
(二)最珍貴的第一手本土營養醫學臨床實證:過敏、胃酸食道逆流、脂肪肝、高血壓等這些西醫治療上難以斷根、總是一再復發的惱人疾病,經過營養素的治療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居然都不藥而癒了。書中20個本土成功案例,讓一般讀者實際了解營養療法應用的過程,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避免走太多無謂的冤枉路。專業的醫療從業人員更可以此做為未來從事整合醫療最佳的參考範本,學習如何將營養醫學實際運用在臨床上。
(三)最專業、最完整的營養補充品挑選指南:不同於坊間同類的書籍,書中提供最專業且最細膩的觀點,教你挑選優良的保健食品。書中蒐羅了最重要的七大類營養素,並提供「達人級」的挑選撇步,像是:要同時攝取鈣、鎂和活性維生素D3,身體的吸收率最好;要補充鐵,最好選擇磷酸鐵或是胺基酸螯合鐵劑,吸收率高,也不容易產生副作用等等。
- 推薦序1 為患者帶來福音的營養醫學 林高德
- 推薦序2 營養醫學,最好的癌症輔助療法 張金堅
- 推薦序3 營養素平衡,正是健康的關鍵 陳伯中
- 推薦序4 營養醫學的最佳入門書 夏滉
- 推薦序5 營養醫學,追求健康的新選擇 陳俊旭
- 作者序 原來不打針、不吃藥也能治病
- 前言 我正走在營養醫學的奇蹟之途
-
Part 1初體驗一起來認識營養醫學
-
什麼是營養醫學?
-
用營養素重建體內平衡
-
營養醫學成為另類治療主軸
-
營養醫學在台灣
-
-
身體的真正病根——營養失調
-
不打針、不吃藥真的可以治病嗎?
-
-
營養醫學用實證建立專業
-
一滴活血看穿疾病樣貌
-
-
營養醫學需要的是專業和品質
-
成分不明、標示不清吃不得
-
要療效就需要專業配方
-
-
營養品吃對吃錯差很多!
-
海豹油較易累積重金屬及毒素
-
好的Q10得穿過細胞膜
-
-
-
Part 2實踐篇 台灣營養醫學的臨床奇蹟
-
【過敏系列】
-
● 中耳炎、鼻竇炎也是過敏惹的禍
-
● 讓氣喘患者也能慢慢「棄喘」
-
● 找「對」過敏原,異位性皮膚炎就有救了
-
● 因食物不耐導致「慢性疲勞症候群」
-
-
【腸胃保健系列】
-
● 慢性念珠菌感染引發嚴重口臭
-
● 擺脫消化不良,別急著吞胃藥
-
●大腸激躁症和過敏、腸漏症大有關係
-
● 改善脂肪肝,不能光吃不動
-
-
【兒童成長系列】
-
● 改善青春痘,先改變生活習慣
-
● 孩子長不高,別怪遺傳不好
-
● 過動症及妥瑞症也能以營養療法改善
-
-
【婦女保健系列】
-
● 改善更年期症候群,不必依賴可能致癌的藥物
-
● 治療乾燥症,藥物、營養要雙管齊下
-
● 陰道「易生菌」,女性的難言之隱
-
-
【心血管保健系列】
-
● 不能輕忽的新陳代謝症候群
-
● 別讓沉默的高血壓害了你
-
● 減肥不當,當心賠掉健康
-
-
【癌症調養系列】
-
● 別讓乳癌成為一生的痛
-
● 治療大腸癌,營養調整很重要
-
● 「紅唇族」的夢魘——口腔癌
-
-
-
Part 3 DIY篇 怎樣買對、吃對營養保健品
-
測一測,你的營養品IQ有多高?
-
不可不知的七大類營養素
-
1.脂肪酸:人體最重要的油
-
●合成魚油吸收率只有二○%!
-
●魚油不等於魚肝油
-
●月見草油/琉璃苣油,素食者的「魚油」!
-
-
2.機能性營養素:重建人體健康結構
-
●想治病,每天至少攝取一百億隻益生菌
-
●補充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祕和大腸癌
-
-
3.維生素:人體正常運作的基本分子
-
●如何分辨維生素E是天然還是合成?
-
●台灣人最容易欠缺的營養素:維生素B1、B2
-
●哪一種維生素C比較不傷胃?
-
-
4.巨量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健康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
●鈣要怎麼吃,才能達到最佳吸收率?
-
●每天補充硒,可降低五○%癌症發生率
-
-
5.特殊抗氧化劑: 掃除自由基的超級戰士
-
●選購硫辛酸,劑量很重要
-
●含有維生素B群等的輔酵素Q10才能有效吸收
-
-
6.類荷爾蒙或荷爾蒙調控營養素:調節荷爾蒙的好幫手
-
●好的大豆異黃酮要有什麼條件?
-
●去氫表雄固酮(DHEA)是人體老化的指標
-
●改善男性攝護腺肥大,鋸棕櫚和南瓜子效果好
-
-
7.其他
-
●低溫萃取的大蒜精粉比大蒜油好
-
●葉黃素以合併其他抗氧化劑的產品為佳
-
-
如何聰明選購營養補充品?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