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兒童是成人之父」——一個人的個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時期就形成的。因此父母和教師必須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認識的兒童,否則就不能為他提供一個適宜發展的環境,兒童的心理就會產生畸變,並將伴隨其終生。 ◎兒童並不是一個成人只能從外表觀察的陌生人,更確切地說,兒童成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他是成人的開始,後來他成為了成人。 ◎成人的幸福是與他童年時期的生活緊密聯繫的。我們的錯誤往往會落到兒童身上,並給他們帶來不可磨滅的痕跡。我們終將會死去,但兒童卻要承受因我們的錯誤而造成的後果。 ◎對兒童的任何影響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發展,因為一個人的個性特徵就是在他童年心靈的敏感和祕密時期形成的。 ◎對兒童的權利所作的不斷的和真誠的努力,將使我們能夠發現人類的祕密,正如科學調查使我們能夠洞察自然界眾多的祕密一樣。
- 譯序—對幼兒之謎的探索
- 序—兒童是一個社會問題
-
第一部分 精神的胚胎
-
第一章 今日的兒童
-
1.兒童的世紀
-
2.心理分析
-
3.童年的秘密
-
4.控告
-
-
第二章 精神的胚胎
-
1.生物學序曲
-
2.新生兒
-
3.天賦本能
-
4.實體化
-
-
第三章 形成中的心理
-
1.敏感期
-
2.心理生活
-
3.外部秩序
-
4.內部定向
-
5.智力發展
-
-
第四章 成人對兒童的阻礙
-
1.睡眠
-
2.行走
-
3.手與腦
-
4.有目的的活動
-
5.節奏
-
6.人格的替換
-
7.運動
-
8.愛的智慧
-
-
-
第二部分 新教育
-
第一章 教師的任務
-
1.認識兒童
-
2.精神準備
-
-
第二章 教育的方法
-
1.方法的起源
-
2.第一所兒童之家
-
3.兒童的表現
-
4.重複練習
-
5.秩序感
-
6.自由選擇
-
7.獎勵與懲罰
-
8.安靜練習
-
9.尊嚴感
-
10.自發的紀律
-
11.書寫與閱讀
-
12.身體的發展
-
-
第三章 正常化
-
1.教育的原則
-
2.遭受不幸的兒童
-
3.富裕家庭的兒童
-
4.皈依
-
-
第四章 兒童的心理畸變
-
1.心理畸變的原因
-
2.心理畸變的表現
-
3.心理畸變對身體的影響
-
-
-
第三部分 兒童與社會
-
第一章 人的工作
-
1.兒童與成人的衝突
-
2.兩種本能
-
3.兩種不同的工作
-
4.兩種工作的比較
-
5.活動與兒童的發展
-
-
第二章 兒童的權利與社會的職責
-
1.成人的自我認識
-
2.兒童的權利
-
3.父母的使命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