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杜祭之禮,源遠流長,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其形制與意義逐漸為世人所遺忘。大神后土降格成了民間土地,朝廷祭典亦不復存在,唯其「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的原初思想,卻在純樸的客家伯公信仰中被保存下來。本書即以桃園平鎮地區伯公為中心,探訪研究,尋繹古社演進之歷程,還原土地信仰的原初風貌。全書學理與實證並重,歷經兩年時光,調查近百間伯公祠,為宗教與客家民俗留下珍貴之典藏。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一、「伯公」信仰的特色
-
二、平鎮伯公的研究價值
-
三、研究與調查方向
-
-
第二章 社祭源流
-
一、社祭與社日
-
二、公社與私社
-
三、社主原型
-
(一)封土為社
-
(二)植木為社
-
(三)立石為社
-
-
四、小結
-
-
第三章 從社神到土地公
-
一、土地公名稱演變
-
二、土地的人性化
-
三、人成土地神的條件
-
四、小結
-
(一)土地的「陰神」骨佳作
-
(二)祭社的「報功」內涵
-
-
-
第四章 平鎮地區的土地公伯
-
一、古樸的伯公形制
-
(一)最古樸的石主原型--一粒石伯公
-
(二)最普遍的土社--三粒石伯公
-
(三)石主和廟宇的過渡--石屋伯公
-
-
二、平鎮的伯公祠
-
(一)平鎮大伯公廟--廣隆宮
-
(二)廣隆宮附屬伯公祠
-
(三)平鎮宋屋四大坑伯公
-
(四)伯公潭伯公
-
(五)八角塘伯公
-
(六)伯公崙伯公
-
-
三、其他伯公祠
-
(一)平鎮地區
-
(二)東勢地區
-
(三)北勢地區
-
(四)南勢地區
-
-
四、小結
-
-
第五章 平鎮地區伯公傳說
-
一、平鎮的張福德傳說
-
二、平鎮得名與伯公除疫傳說
-
三、平鎮各伯公祠傳說
-
(一)東勢伯公傳說
-
(二)鎮楠福德祠伯公傳說
-
(三)廣仁宮伯公傳說
-
(四)湳尾福德祠伯公傳說
-
(五)高雙福德祠伯公傳說
-
(六)福龍祠伯公傳說
-
(七)福潭宮伯公傳說
-
(八)長安大樹爺伯公傳說
-
(九)金雞福德祠伯公傳說
-
(十)洪圳路榕樹伯公傳說
-
(十一)信義福德祠傳說
-
(十二)菩提福德祠伯公傳說
-
(十三)新勢頂福祿祠伯公傳說
-
(十四)南勢福德祠伯公傳說
-
-
四、小結
-
-
第六章 結論
-
一、重現古社演進過程
-
二、保存文化歷史
-
三、呈現在地特色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