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序言
-
引言:法家思想簡介
-
第一篇 為人處事的智慧箴言
-
偏聽偏信,不得人心
-
重情去貌,好質惡飾
-
樹人之重,察人為先
-
成大事者,與才相謀
-
以才薦人,公私分明
-
學有所長,人有所專
-
機巧奸詐,莫若拙誡
-
形勢不當,不可逞能
-
義正理全,人未必用
-
奇招巧記,實用為上
-
濫竽充數,愚智不分
-
堅盾利矛,不可同時
-
識人識面,必將受騙
-
不知而言,知而不言
-
處是言行,注重實效
-
為人處世,信用第一
-
曾子殺豬,守信重諾
-
狂妄無禮,剛愎自用
-
形於天地,心於山海
-
力有不舉,強有不勝
-
事有法規,人有常情
-
心直身正,不懼奸佞
-
與人為善,以和為貴
-
堅定信念,堅持主見
-
以其不病,是以無病
-
-
第二篇 智者生存的人生法則
-
復古守舊,拘循現狀
-
智者長慮,趨福避禍
-
以鏡觀面,以道正己
-
自知之明,難能可貴
-
流言惑眾,三人成虎
-
大起於小,族起於少
-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
立志之難,在於自勝
-
侈泰則貧,驕恣則暴
-
金無足赤,有過則改
-
智者知禍,避患保身
-
飾其所矜,滅其所恥
-
慎言慎行,人知人隨
-
因事之裡,不勞而成
-
依靠別人,莫若靠己
-
下言上用,迷而惑之
-
與禍為鄰,禍患將至
-
眾口一詞,令人易信
-
遠水雖多,不救近火
-
偽不會長,虛不能久
-
田忌賽馬,以計取勝
-
虛則知實,靜則知動
-
-
第三篇 法治的意義與實效
-
法為民立,民以法存
-
治強於法,弱亂於阿
-
圖難於易,為大於細
-
剛強人避,寬厚人趨
-
明主制臣,刑德二柄
-
刑法不必,禁令不行
-
猛狗社鼠,國之大害
-
豺狼在牢,其羊不繁
-
亡國之廷,無人可用
-
照搬古法,死守陳規
-
偏恥偏信,禍患無窮
-
重罰輕罪,嚴法易行
-
法明忠勸,罰必邪止
-
名實相符,所以通威
-
罪有應得,誠服不怨
-
-
第四篇 實施法治的方法與問題
-
賞功懲過,治亂之本
-
賞厚守信,事半功倍
-
論功行賞,以過行罰
-
君子忠信,戰場詭詐
-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
治亂之理,行賞為急
-
以身作則,身正民從
-
進言之道,因勢利導
-
以餘補少,以長補短
-
循天順人,賞罰分明
-
好利惡害,人之常情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治國之道,厚賞嚴罰
-
賞必兌現,罰必堅決
-
刻薄寡恩,嚴刑峻法
-
能法之土,強毅勁直
-
見功而賞,因能受官
-
物多智寡,以物治物
-
小知不謀,小忠不主
-
令行禁止,執法如山
-
-
第五篇 領導者的管理智慧
-
各處其宜,上下無為
-
愚誣之學,明主不受
-
刑過失民,以德服人
-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
臣子富貴,君將代之
-
其法易為,用人不疑
-
奸人亂政,盲從亂國
-
事必躬親,反而不得
-
逐一聽取,集合議論
-
民歸於利,士死於名
-
忠君之臣,名垂後世
-
君表所欲,臣將雕琢
-
盡人之力,盡人之智
-
任人以事,存亡之機
-
求善而賞,遇奸而誅
-
挾智而問,不智者至
-
聽有門戶,則臣壅塞
-
喜怒無常,賞罰有定
-
謀略之道,周密為寶
-
獨木難支,孤掌難鳴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