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歷史人物的讀心術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882589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培根說:「讀史明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讀人總會有某個角度,總有見仁見智的情況,因為人的本質就是不斷展開、變化的過程,因而讀人只有在過程中不斷地超越原有的層次,才能不斷地深入。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時,歷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徵不斷展開,從歷史中能夠看到人的發展軌跡,在這個意義上,讀史就是讀人,因此讀人要在歷史的延續中讀出人性、人的特徵與人的本質。而品讀中國歷史人物,正是對人生智慧的體驗與歷練。在歷史人物的人生經歷中,有許多典型的經驗,在品讀的過程中擇其精要,悟出新意,便是最大的生活智慧。
  • 一、矛盾中的亂世英傑
    • 屈原:我要清醒地活著
    • 項羽:項王並非政治家
    • 曹操:亂世梟雄,舍我其誰
    •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的歌者
    • 陸游:放翁老人的離世之恨
    • 石達開:輕信敵人的「太平第一王」
    • 李鴻章:晚清最重要人物
  • 二、政治家是這樣煉成的
    • 鄭莊公:兵不厭詐的另類虛偽
    • 楚莊王:韜光養晦方能稱霸
    • 秦始皇:務實的暴君
    • 劉邦:「有飯大家吃,有錢大家賺」
    • 漢武帝:王道霸道,交錯為用
    • 李世民:聽民聲、解民意的明君
    • 成吉思汗:一代天驕的報復戰爭
    • 朱元璋:殺戮不是本意
  • 三、放達於世任人評說
    • 孔融:辯才和坦率導致了「覆巢」
    • 禰衡: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狂士
    • 謝靈運:死於權力欲的山水詩人
    • 李白:「詩仙」的入世與出世
    • 蒲松齡:不怕鬼更不怕人
    • 紀曉嵐:書生的可愛與有用
    • 王國維:人憔悴,終不悔
  • 四、為官從政的智慧
    • 諸葛亮:智者的功勞與苦勞
    • 吳隱之:千古第一廉吏
    • 狄仁傑:盛世的賢相名臣
    • 寇準:他年富貴莫忘貧
    • 于成龍:大清朝難得的清官
    • 鄭板橋:難得糊塗的智者
  • 五、人生得失的辯證法
    • 商鞅:為變法付出了生命
    • 呂不韋:奇貨可居到頭一場空
    • 司馬遷:悲情人生與後世經典
    • 王莽:終究還是一個逆臣
    • 馮道:小富即安
    • 李存勖:創業難,守業更難
    • 李煜:毀國敗家的後主
    • 蘇東坡:流放途中著文章
  • 六、歷史境遇中的個人謀劃
    • 藺相如:將相和,國家興
    • 魏徵:為人臣的楷模
    • 司馬光:以史為鑑是正道
    • 王安石:一廂情願的新銳改革
    • 嚴嵩:無恥之徒的下場
    • 曾國藩:亂世能臣的智慧
    • 康有為:改革家變成了保皇派
  • 七、武將的歷史角色
    • 韓信:有知人之明,無自知之明
    • 李廣:很難封個官職的「飛將軍」
    • 關羽:義薄雲天是自救還是自殺
    • 楊業:國難時的良將和忠臣
    • 岳飛:「岳家軍」敵不過「莫須有」
    • 戚繼光:武將的生存悖論
    • 袁崇煥:死於歷史的黑暗裡
  • 八、歷史邏輯中的「第二性」
    • 呂后:女強人的手腕
    • 賈南風:留下千古罵名的「禍水」
    • 武則天:這個女人不尋常
    • 馬皇后:後宮中的德政
    • 莊妃:幕後政治的策略
    • 慈禧:女強人與末代王朝的相遇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