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前言
- 研究背景
- 調查方法
- 研究方法
-
第壹章中國大陸進口市場環境分析
-
第一節中國大陸進口政策環境分析
-
一、大陸進口政策的演變歷程
-
二、大陸現行進口管理體制
-
三、大陸進口促進政策
-
四、外商投資企業如何申晴進出口權(以北京為例)
-
-
第二節中國大陸進口市塌規模分析
-
一、經濟總量持續快速增長
-
二、人均可支配所得種步提高
-
三、居民消費支出增長較快
-
四、居民儲蓄存款餘頓大個增加
-
五、進口額占世界比重信步提高
-
-
第三節中國大陸進口產品消費行為分析
-
一、產品進口目的地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蘇祖上海等省市
-
二、多數進口產品價格上演
-
三、日本、韓國及台灣是進口產品三大來頭地
-
四、品牌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
-
五、大眾市獨占主導,萬端產品需求1J1ll車
-
六、中國大陸進口產品集中
-
-
-
第貳章中國大陸進口商分析
-
第一節中國大陸外貿經營值改革與外貿經營主體變化
-
一、中國大陸外貿經營借故軍歷程
-
二、中國大陸外貿經營主體地位變化
-
-
第二節中國大陸進出口500強分析
-
一、2009年中國大陸進出口500強分析
-
二、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難分佈變化趨勢
-
-
第三節中國大陸進口商調查分析
-
一、進口商總體情況分析
-
二、從台灣進口產品之進口商分析
-
三、未從台灣進口產品之進口商分析
-
-
第四節中國大陸進口商案案例分析
-
一台灣產品內銷成功案伊民模式(金門高梁酒)
-
二、北京國際貿易公司(國際招標)
-
二、上海三凱進出口有限公司(代理進口)
-
四、北京一商集團(商業企業)
-
五、上海國藥工業有限公司(生產企業)
-
-
第五節台灣廠商與中國大陸貿易商合作的建議
-
一、多組織專業化的產品展會,增進兩岸相互交流
-
二、通過大陸媒體宣傳台灣產品,提高台灣產品的認知度
-
三、邀請大陸進口商赴台參觀考察,促進對台灣產品的暸解
-
四、積極推動ECFA. 降低進口台灣產品的關稅和成本
-
五、與大體企業開展全方個百合作,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
-
第六節、小結
-
一、台灣廠商開拓大體市場需要提升市場競爭力
-
二、台灣廠商開拓大體市場需要多種管道
-
-
-
第参章上海IPO(國際採購辦公室)分析
-
第一節上海國際採購辦公室總體情況
-
第二節上海重要國際採購辦公室分析
-
一、主要採購產品
-
二、採購模式和合作對象
-
三、台商與IPO合作的建議
-
-
-
第肆章結論與建議
-
一、中國大陸進口環境不斷優化
-
二、中國大陸進口市場規模龐大
-
三、中國大陸進口結構概述
-
四、台灣產品出口中國擁有四大優勢
-
五、三種不利因素制約大陸企業從台灣進口產品
-
六、台灣產品出口中國大陸前景廣闊
-
七、提升市獨競爭力有助於台灣廠商進一步開拓大陸市場
-
八、強化各種管道建設有助民台灣廠商進一步開拓大陸市場
-
-
附錄
-
一、中國大陸進口規模較大的500家企業名錄
-
二、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分析
-
一、中國大陸主要進口來源國
-
四、中國大陸前五大進口品項分析
-
五、中國大陸進口地圖分析
-
六、台灣產品出口中國大陸分析
-
七、中國大陸現行的進口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衛進出口管理條例
-
5 、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
-
6 、貨物進口指定經營管理辦法
-
7 、貨物進口許可證管理辦法
-
8 、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
-
9 、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
-
10、機電產品進口配額管理實施細則
-
-
八、進口管理方式
-
1 、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聲讀障法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
3 、《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貨物目錄》
-
4 、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管理辦法(商務部2009年第一號)
-
5 、2010年進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