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電腦組裝DIY全能王
-
Chapter 01 電腦自己組好處多
-
1-1 為什麼要學電腦組裝
-
1-1-1 升級、維修靠自己
-
1-1-2 為自己的電腦品質把關
-
1-1-3 自己的電腦自己裝,適合度100%
-
1-1-4 進入數位世界的捷徑
-
-
1-2 自己組裝、店家組裝和品牌電腦的差異
-
1-3 輕鬆學習組裝電腦
-
1-4 組裝電腦的步驟
-
1-5 電腦外部的基本周邊設備
-
1-6 認識主機的外觀
-
1-7 主機內的零組件
-
-
Chapter 02 中央處理單元-CPU
-
2-1 CPU的基本產品知識
-
2-1-1 CPU的長相
-
2-1-2 CPU的名稱
-
2-1-3 CPU核心研發代號
-
2-1-4 CPU的製程
-
2-1-5 CPU的封裝
-
2-1-6 CPU的速度單位:Hz
-
2-1-7 32位元與64位元的CPU
-
2-1-8 雙核心(Dual Core)CPU
-
2-1-9 CPU腳位與CPU插槽
-
2-1-10 CPU的內頻、外頻與倍頻
-
2-1-11 前端系統匯流排(FSB)
-
2-1-12 L2快取記憶體(L2 Cache memory)
-
2-1-13 CPU的工作電壓
-
2-1-14 CPU指令集
-
2-1-15 平價版的CPU
-
-
2-2 瞭解AMD CPU
-
2-2-1 為AMD穩固市場的AthlonXP與Duron
-
2-2-2 再次征戰AMD Athlon64系列
-
2-2-3 AMD Socket AM2新架構,新出發
-
2-2-4 默默耕耘的功臣:中低階Sempron
-
2-2-5 AMD CPU的技術
-
-
2-3 瞭解Intel CPU
-
2-3-1 超動力的長青樹-Pentium4
-
2-3-2 推向雙核心PentiumD、PentiumXE
-
2-3-3 固守中低階的功臣Celeron D
-
2-3-4 Intel CPU的技術
-
-
-
Chapter 03 主機板
-
3-1 主機板的外觀與元件
-
3-2 主機板的規格ATX、MicroATX
-
3-3 系統晶片組
-
3-4 主機板各部位說明
-
3-4-1 CPU插座
-
3-4-2 記憶體插槽
-
3-4-3 儲存裝置插座群
-
3-4-4 顯示卡插槽
-
3-4-5 擴充卡插槽
-
3-4-6 風扇電源插座
-
3-4-7 I/O背板連接埠
-
3-4-8 連接埠擴充插座針腳
-
3-4-9 主機板電源插座
-
3-4-10 機殼前方面板線路針腳
-
3-4-11 BIOS
-
3-4-12 CMOS與電池
-
-
-
Chapter 04 系統記憶體-RAM
-
4-1 瞭解記憶體的外觀
-
4-2 記憶體的功能
-
4-3 記憶體裝在哪裡?
-
4-4 記憶體的類型
-
4-5 記憶體的規格與技術
-
-
Chapter 05 硬碟機
-
5-1 認識硬碟機的外觀
-
5-2 硬碟機的連接介面
-
5-2-1 IDE介面
-
5-2-2 SATA介面
-
-
5-3 硬碟的規格與技術
-
5-3-1 硬碟的轉速
-
5-3-2 硬碟的容量
-
-
-
Chapter 06 顯示卡
-
6-1 顯示卡安裝在哪裡?
-
6-1-1 內建顯示功能
-
6-1-2 插卡式獨立顯示卡
-
-
6-2 獨立顯示卡的等級與類型
-
6-2-1 3D專業繪圖卡
-
6-2-2 3D顯示卡
-
-
6-3 瞭解3D顯示卡的外觀和技術名詞
-
6-4 顯示卡功能與技術
-
6-4-1 顯示卡連結技術
-
6-4-2 VIVO
-
6-4-3 雙螢幕顯示功能
-
6-4-4 OpenGL
-
6-4-5 DirectX
-
-
6-5 顯示卡的市場兩大主流—ATI&NVIDIA
-
6-5-1 觸角全面的ATI
-
6-5-2 顯示卡市場常勝軍NVIDIA
-
-
-
Chapter 07 光碟機與軟碟機
-
7-1 光碟機
-
7-1-1 光碟機的外觀
-
7-1-2 唯讀光碟機
-
7-1-3 燒錄機
-
7-1-4 DVD燒錄機的類型
-
7-1-5 光碟機的規格與功能
-
-
7-2 軟碟機
-
7-2-1 軟碟機的外觀
-
7-2-2 整合型磁碟機
-
-
-
Chapter 08 電源供應器與機殼
-
8-1 電源供應器
-
8-1-1 電源供應器的外觀
-
8-1-2 電源供應器的輸出功率
-
-
8-2 機殼
-
8-2-1 機殼的構造
-
8-2-2 機殼尺寸和大小的區別
-
8-2-3 省空間的準系統
-
-
-
Chapter 09 鍵盤與滑鼠
-
9-1 鍵盤
-
9-1-1 有線與無線鍵盤
-
9-1-2 人體工學鍵盤
-
9-1-3 多媒體鍵盤
-
-
9-2 滑鼠
-
9-2-1 有線與無線滑鼠
-
9-2-2 主流的光學滑鼠
-
9-2-3 新一代的滑鼠-雷射滑鼠
-
9-2-4 另一種選擇-軌跡球
-
-
-
Chapter 10 顯示器
-
10-1 顯示器的種類和外觀
-
10-1-1 CRT顯示器
-
10-1-2 LCD顯示器
-
-
10-2 顯示器的尺寸
-
10-3 看懂顯示器的規格
-
-
Chapter 11 喇叭、麥克風與網路攝影機
-
11-1 喇叭
-
11-1-1 2.1聲道重低音喇叭
-
11-1-2 4.1/5.1聲道重低音喇叭
-
11-1-3 7.1聲道重低音喇叭
-
-
11-2 麥克風
-
11-3 網路攝影機Webcam
-
-
Chapter 12 零組件選購建議與規劃
-
12-1 零組件選購建議
-
12-1-1 CPU採購考量點
-
12-1-2 主機板採購考量點
-
12-1-3 硬碟採購考量點
-
12-1-4 記憶體採購考量點
-
12-1-5 顯示卡採購考量點
-
12-1-6 光碟機的採購考量點
-
12-1-7 顯示器的採購考量點
-
12-1-8 電源供應器的採購考量點
-
12-1-9 機殼的採購考量點
-
12-1-10 鍵盤、滑鼠的採購考量點
-
12-1-11 喇叭、麥克風與視訊攝影機採購考量點
-
-
12-2 規劃採購清單
-
12-2-1 自己規劃樂趣多
-
12-2-2 規劃範例
-
-
-
Chapter 13 電腦哪裡買比較好?
-
13-1 方便的好鄰居「巷口的電腦店」
-
13-2 種類齊全的「電腦量飯店」
-
13-3 會眼花撩亂的「電腦街」
-
13-4 不用出門的「電視購物」
-
13-5 用手指就可以購物的「網路購物」
-
13-6 電腦展
-
13-7 看懂電腦行情表
-
-
Chapter 14 DIY組裝流程
-
14-1 組裝前準備工作
-
14-1-1 備齊工具
-
14-1-2 靜電簡易防護
-
14-1-3 組裝流程
-
-
14-2 CPU的組裝
-
14-2-1 Intel LGA775系列CPU組裝
-
14-2-2 AMD Socket系列CPU組裝
-
-
14-3 CPU風扇的安裝
-
14-3-1 Intel原廠風扇組裝
-
14-3-2 AMD原廠風扇組裝
-
-
14-4 記憶體的組裝
-
14-5 拆卸機殼
-
14-6 電源供應器安裝
-
14-7 主機板裝上機殼
-
14-8 顯示卡的安裝
-
14-9 連接「主機板電源線」和「機殼面板連接線」
-
14-9-1 連接主機板電源線
-
14-9-2 機殼面板連接線
-
-
14-10 硬碟的安裝
-
14-11 光碟機的安裝(IDE硬碟的安裝)
-
14-11-1 IDE排線與連接埠的知識
-
14-11-2 光碟機安裝流程
-
-
14-12 軟碟機的安裝
-
14-13 機殼風扇電源與裝回機殼蓋板
-
14-14 連接鍵盤與滑鼠
-
14-15 連接顯示器
-
14-16 連接喇叭、耳機與麥克風
-
14-17 網路線與USB周邊的連接
-
14-17-1 網路線的連接
-
14-17-2 USB的連接
-
-
14-18 電源線的連接
-
14-19 電腦硬體的基本檢測
-
14-19-1 首次開機問題排除
-
14-19-2 電腦故障「嗶嗶聲」的意義
-
-
-
Chapter 15 作業系統的安裝
-
15-1 BIOS基本設定
-
15-1-1 進入BIOS介面
-
15-1-2 BIOS日期、時間的設定
-
15-1-3 設定開機磁碟機順序
-
-
15-2 認識Windows作業系統
-
15-3 安裝作業系統
-
15-4 硬碟機磁區的分割
-
15-4-1 分割的概念
-
15-4-2 簡易製作分割區
-
-
15-5 格式化硬碟
-
15-6 安裝驅動程式
-
15-6-1 可以從哪裡取得驅動程式?
-
15-6-2 安裝驅動程式步驟
-
-
- 附錄A 看懂Intel的產品系列標誌
- 附錄B 個人端備份還原軟體介紹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