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Fangf Bil苗寨位於黔東南清水江流域,地處僻靜恬淡雷公山區,村寨裡還保留著許多苗人的傳統儀式與以親屬為底層的日常生活樣態。本書為簡美玲歷經一年多的田野蹲點,嘗試由村寨的日常語言經驗與現象出發,描述語言在親屬、情感、禮物交換與現代化歷程中種種不尋常的張力結構,而此張力正構築了作者與Fangf Bil苗寨對話的「非常」場域。
「這是一個村寨的、苗人的、雲貴高地的、西南中國的、親屬的、民族誌的—這些元素,單獨或組合,都不是熱的,對於很多讀者,也許都很遙遠。不過,親屬與婚姻,個人、家戶與社群,情感與婚姻,日常與儀式,語言與行動—這幾種成對的組合,也許相互補充、支持,也或許對立、曖昧、張力、壓抑,卻又是我們人類的社群生活裡,熟悉與平常的經驗。
「這是一個村寨的、苗人的、雲貴高地的、西南中國的、親屬的、民族誌的—這些元素,單獨或組合,都不是熱的,對於很多讀者,也許都很遙遠。不過,親屬與婚姻,個人、家戶與社群,情感與婚姻,日常與儀式,語言與行動—這幾種成對的組合,也許相互補充、支持,也或許對立、曖昧、張力、壓抑,卻又是我們人類的社群生活裡,熟悉與平常的經驗。
- 序 文 李亦園
- 自 序
- 致謝辭
- 導言
-
遊方與婚姻
-
Chapter 1 語言、戲謔與聯姻:平日遊方說話的分析
-
Chapter 2 私奔婚:集體與個人的曖昧
-
-
語言及儀式裡的親屬
-
Chapter 3 關係稱謂、交表婚與性別身份的認同
-
Chapter 4 米飯禮物與親屬關係:以新生兒命名儀式為例
-
-
展示裡的現代性
-
Chapter 5 「讓吃鼓藏及我們的村子走向世界」:地方菁英的敘述與現代性
-
Chapter 6 漢語、苗涇濱、汶類:家譜裡的混聲與界線
-
- 後記:理想的論文集 廖宏霖
- 附錄
- 章節註釋
- 參考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