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元次山散文及創作理論:唐代古文運動先驅者
古文運動經唐、宋兩朝努力,至北宋時期,取得文壇的正統地位,造就古文創作之高峰,此項成就,有賴唐人陳子昂、蕭穎士、元結、獨孤及等先驅者之努力,繼韓愈、柳宗元、宋之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等接踵相應,使此文學革命能致全功。唐代古文運動先驅者中,元次山於韓愈之前,力掃雕藻綺靡的習俗,提出完具的文學主張,並能於散文中表現特立絕俗的風格,在唐代古文運動中實具先導的地位,但歷代對元結散文著力不多,故本文就元結散文,分為七章,加以研討。首章緒論,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資料與方法。第二章,以政治環境、社會情況、文學思潮為輔,配合元結志傳、著作等資料,使元結生平、學養、性格等予以再現,給予讀者深刻印象。第三章,就元結散文,分析其文學主張,崇尚實用、抒發情志、反對唯美、主創新反抄襲等項。第四章,則就元次山散文,研討其內涵之特色,蘊含政治理念、社會關懷、個人省思等三個方面。第五章,研究元結散文藝術技巧及其成就,包括立題命意、章法佈局、字句修辭等項。第六章,分析元次山散文的地位,以唐代古文運動之起始、初唐史家與元結文評之比較,及歷代諸家對元結散文地位之評論等角度再作深入討論,藉以彰顯元結散文對後世的影響。第七章,總論元次山散文之特色及價值,並闡明其在唐代古文運動中之成就與貢獻。
- 自序
- 前言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
-
第二章 元次山的時代背景與傳略
-
第一節 時代背景
-
一、政治環境
-
二、社會情況
-
三、文學思潮
-
-
第二節 元次山傳略
-
一、浪漫不羈
-
二、剛正率直
-
三、淡泊樸實
-
-
-
第三章 元次山之文學主張
-
第一節 崇實尚用
-
一、經世之用
-
二、規諷之效
-
-
第二節 抒發情志
-
一、道達情性
-
二、緣情體物
-
-
第三節 反對唯美
-
一、導正華美文風
-
二、崇尚復古精神
-
三、主張文質兼具
-
-
第四節 主創新反抄襲
-
一、主張創新
-
二、反對抄襲
-
-
-
第四章 元次山散文之內涵
-
第一節 政治理念
-
一、人臣職責
-
二、君主典式
-
三、諷諫政風
-
四、提拔人才
-
-
第二節 社會關懷
-
一、檢討社會風氣
-
二、批判鬼神信仰
-
三、體恤弱勢族群
-
四、剖析人倫關係
-
-
第三節 個人省思
-
一、新變的處世觀
-
二、追求理想人格
-
三、熱愛自然景物
-
-
-
第五章 元次山之散文藝術
-
第一節 立題命意
-
一、依題舖陳法
-
二、藉題寓意法
-
三、多意夾題法
-
四、雙向論題法
-
五、側筆入題法
-
六、即題言情法
-
七、反面迫題法
-
-
第二節 章法佈局
-
一、通篇為議類
-
二、通篇為敘類
-
三、夾議夾敘類
-
-
第三節 字句修辭
-
一、排比
-
二、設問
-
三、層遞
-
四、譬喻
-
五、虛字
-
六、其他
-
-
-
第六章 元次山散文之地位
-
第一節 唐代古文運動之起始
-
第二節 初唐史家與元結文評之比較
-
一、與史家相合處
-
二、與史家不合處
-
-
第三節 由歷代諸家評論看元結散文的地位
-
一、唐朝時期-元結散文地位之奠定期
-
二、宋朝時期-元結散文地位之發展期
-
三、明朝時期-元結散文地位之平緩期
-
四、清朝時期-元結散文地位之巔峰期
-
-
- 第七章 結論
-
參考書目
-
一、專書
-
(一)民國以前(以人名姓氏筆劃排列為序)
-
(二)民國以後(以人名姓氏筆劃排列為序)
-
-
二、期刊論文
-
(一)期刊
-
(二)論文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