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老子旨歸─言文對照《道德經》新編
- 老子旨歸 代序
- 老子旨歸 凡例
- 導論 則我者貴
-
形上篇 宇宙論(本體論)
-
一、「道」之體
-
(1)「道」先天地生
-
(2)「夷」「希」「微」
-
(3)「精」「真」「信」
-
(4)無-始、有-母
-
-
二、「道」之用
-
(1)「道」生
-
(2)「道」大
-
(3)「道」反(返、還)
-
(4)「道」紀
-
-
三、「道」即自然
-
-
形下篇 (上) 人生論
-
一、知言行
-
(1)知病不病
-
(2)守中貴言
-
(3)希言自然
-
(4)勤而行之
-
-
二、善為道者
-
三、正言若反
-
四、利「有」用「無」
-
(1)有、無相生
-
(2)禍、福相倚
-
(3)不欲盈
-
(4)不自見
-
(5)知「微明」
-
(6)抱「一」歸「全」
-
-
五、成大
-
(1)圖難於易
-
(2)慎終如始
-
-
六、無身
-
(1)外寵(榮)辱
-
(2)外死生
-
(3)知足之(止)足
-
-
七、知和若愚
-
(1)知和
-
(2)塞兌
-
(3)去甚
-
(4)若愚
-
-
八、上德不德
-
九、善行無跡
-
(1)怨德善
-
(2)貴師愛資
-
-
十、善建善抱
-
-
形下篇 (中) 政治論
-
一、以無事取天下
-
二、清靜為天下正
-
(1)致虛守靜
-
(2)守常知止
-
(3)以樸鎮欲
-
(4)守嗇歸德
-
(5)多事滋昏
-
-
三、為天下渾其心
-
(1)以百姓心為心
-
(2)雌以式天下
-
(3)樸以長天下
-
(4)柔以騁天下
-
(5)垢以王天下
-
(6)下以取(得)天下
-
(7)以有餘奉天下
-
(8)莫能與爭天下
-
-
四、輔萬物之自然
-
五、盜夸非「道」
-
六、畏民所畏
-
七、棄聖絕智
-
八、虛心實腹
-
九、小國寡民
-
十、無為而治
-
-
形下篇 (下) 戰爭論
-
一、不得已而用兵
-
二、無為無執
-
三、持保三寶
-
四、繟然善謀
-
五、兵凶戰危
-
六、勝而不美
-
七、哀兵必勝
-
八、不爭之德
-
- 結論 執大象 配天極
- 附錄(一) 老子旨歸《道德經》新編全文
- 附錄(二) 司馬遷《史記》老子列傳
- 附錄(三) 嚴靈峯老聃新傳
- 附錄(四) 張起鈞《老子選讀》索引
- 附錄(五)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