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最新圖解推拿手法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49879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最新圖解推拿手法  (最有效的200種推拿圖譜)
  推拿是人類最早的醫療法之一,經過千年的發展之後,這一古老的療法又被人類重新認識,煥發出新的醫療效果。人們深信,作為一種無痛、無毒、無副作用的自然療法,必將在人類的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推拿手法是按摩治療的基本手段,由於推拿手法是一種富於技巧的人體運動形式,很難以文字加以描述,作者從多年的教學中體會到,形象教學在推拿手法教學中遠比理論教學更為重要,一幅簡單的圖片遠遠超過一篇幾百字的文章,故決定編撰本書,以饗讀者。
  推拿療法,具有簡單易行、經濟實惠等特點,因而廣受大眾歡迎。本書簡述了推拿療法的基本原理、治療效用和操作方法,也介紹了200種常見疾病的推拿療法。
  • 第一章 概論
  • 第二章 手法的分類
    • 一、手法分類的力學標準
      • 1.抑按皮肉手法
      • 2.捷舉手足手法
    • 二、手法分類的作用機制標準
  • 第三章 推拿手法的技術要求
    • 一、刺激性手法的技術要求
    • 二、矯正性、鬆動性手法的技術要求
      • 1.體位適當
      • 2.用力平穩、輕巧、短促隨發隨收
      • 3.把握正確的用力方向
  • 第四章 推拿手法的量效關係
    • 一、刺激性手法的量效關係曲線
    • 二、矯正性手法的量效關係曲線
    • 三、鬆動性手法的量效關係曲線
  • 第五章 按壓類手法
    • 一、代表手法:按法
      • 1.指按法
      • 2.掌按法
    • 二、按法的衍化
      • 1.肘壓法
      • 2.點法
      • 3.掐法
      • 4.押法
      • 5.掩法、捫法
  • 第六章 推擦類手法
    • 一、代表手法:推法
      • 1.拇指直推法
      • 2.劍指直推法
      • 3.拇指平推法
      • 4.掌平推法
      • 5.刨推法
      • 6.拳平推法
      • 7.肘平推法
      • 8.分推法與合推法
    • 二、推法的衍化
      • 1.擦法
      • 2.撥法
      • 3.抹法
      • 4.掃散法
      • 5.抅法
      • 6.勒法
      • 7.捋順法
      • 8.拂法、刮法
  • 第七章 摩揉類手法
    • 一、代表手法:摩法
      • 1.指摩法
      • 2.掌摩法
    • 二、摩法的衍化
      • 1.揉法
      • 2.運法
      • 3.旋推法
    • 三、複合手法:按揉法
    • 〔附〕摩揉法的操作練習
  • 第八章 推類手法
    • 一、代表手法1:一指禪推法
    • 二、一指禪推法的衍化
      • 1.偏峰推
      • 2.蝴蝶雙飛
      • 3.屈指推
      • 4.雙手交叉扶持推
      • 5.單手扶持推
      • 6.推摩法
      • 7.纏法加快
    • 三、代表手法2:□法
    • 四、□法的衍化
      • 1.掌指關節□
      • 2.□法
    • 〔附〕一指禪推法與□法練習
      • 1.一指禪推法練習
      • 2.□法練習
  • 第九章 捏拿類手法
    • 一、代表手法:捏法
      • 1.拇食指捏
      • 2.拇食中指捏
    • 二、捏法的衍化
      • 1.拿法
      • 2.抓法
      • 3.彈筋法
      • 4.擠法
      • 5.扯法
      • 6.擰法
      • 7.挪法
      • 8.合法
    • 三、複合手法
      • 1.捏揉法、拿揉法
      • 2.捻法
      • 3.搓法
  • 第十章 振動類手法
    • 一、代表手法:振法
      • 1.指振法
      • 2.掌振法
    • 二、振法的衍化:擺法
    • 三、複合手法
      • 1.提顫法
      • 2.盪法
      • 3.對掌振法
  • 第十一章 叩擊類手法
    • 一、代表手法:擊法
      • 1.拳背擊
      • 2.捶擊
      • 3.掌根擊
      • 4.掌側擊
      • 5.棒擊法
    • 二、擊法的衍化
      • 1.叩法
      • 2.拍法
      • 3.啄法
      • 4.彈法
  • 第十二章 托插類手法
    • 一、代表手法:托法
    • 二、其他手法
      • 1.插法
      • 2.勾法
  • 第十三章 拔伸類手法
    • 一、拔頸項
      • 1.虎口托頷拔頸法
      • 2.前臂托頷拔頸法
      • 3.臥位拔頸法
    • 二、拔伸上肢
      • 1.夾腕拔肩法
      • 2.膝頂拔肩法
      • 3.肩頂拔肩法
      • 4.腕關節拔伸法
      • 5.指骨間關節拔伸法
    • 三、拔伸腰椎
      • 1.腰椎雙腿拔伸法
      • 2.腰椎單腿拔伸旋轉微調手法
    • 四、拔伸下肢
      • 1.骶髂關節、髖關節拔伸法
      • 2.踝關節拔伸法
  • 第十四章 捺正類手法
    • 一、單點衝擊捺正手法
      • 1.環枕關節按壓復位法
      • 2.胸椎棘突下掌緣按壓復位法
      • 3.肋椎關節按壓復位法
      • 4.骶骨按壓復位法
    • 二、兩點衝擊捺正手法
      • 1.下頸椎俯臥按壓復位法
      • 2.上胸椎按壓復位法
      • 3.上頸椎側臥位按壓復位法
      • 4.胸椎交叉按壓復位法
      • 5.骶髂關節按壓鬆動法
    • 三、脊柱微調手法
      • 1.頸椎微調手法
      • 2.胸椎微調手法
      • 3.腰椎短槓稈微調手法
  • 第十五章 環搖類手法
    • 一、搖頸
      • 1.坐位搖頸
      • 2.仰臥位搖頭
    • 二、搖肩
      • 1.托肘搖肩
      • 2.握手搖肩
      • 3.掄搖肩關節
      • 4.臥位展筋搖肩
      • 5.臥位點揉搖肩
    • 三、搖肘
    • 四、搖腕
    • 五、搖指
    • 六、搖腰
      • 1.坐位搖腰
      • 2.臥位搖腰
    • 七、搖髖
    • 八、搖膝
    • 九、搖踝
  • 第十六章 推板類手法
    • 一、扳頸
      • 1.前屈展筋扳頸
      • 2.側屈展筋扳頸
      • 3.頸椎側屈推扳法
      • 4.臥位頸椎側屈推扳法
      • 5.臥位頸椎側屈牽引扳法
      • 6.坐位斜扳法
      • 7.仰臥位頸椎斜扳法
      • 8.仰臥位頸椎側屈旋轉扳法
      • 9.頸椎坐位搖扳法
      • 10.旋轉定位扳法
      • 11.俯臥位牽引旋轉扳法
    • 〔附〕□法與頸項扳法配合操作
    • 二、扳肩
      • 1.前舉扳肩
      • 2.外展扳肩
      • 3.內收扳肩
      • 4.後彎扳肩
      • 5.旋轉扳肩
    • 〔附〕□法與肩關節扳法配合操作
      • 1.坐位操作
      • 2.臥位操作
    • 三、扳肘
      • 1.屈曲扳肘
      • 2.橈骨頭半脫位復位法
      • 3.伸肘旋前扳
    • 四、扳胸
      • 1.按背扳肩法
      • 2.按背扳骨盆法
      • 3.旋轉定位扳法
      • 4.雙人旋轉定位扳法
      • 5.側屈扳法
      • 6.坐位推扳法
    • 五、扳腰
      • 1.斜扳法
      • 2.改良斜扳法
      • 3.旋轉定位扳法
      • 4.按腰扳腿法
      • 5.後伸扳腰法
    • 〔附〕□法與後伸扳腰配合操作
    • 六、扳骶髂關節
      • 1.骶髂關節斜扳法
      • 2.改良斜扳法
      • 3.直腿抬高扳法
      • 4.拽腿扳法
      • 5.坐位屈膝屈髖扳法
      • 6.按骶扳腿法
    • 七、扳髖
      • 1.小兒髖關節錯縫復位手法
      • 2.成人髖關節錯縫復位手法
      • 3.「4」字扳法
    • 〔附〕□法與髖關節扳法配合操作
      • 1.法配合髖內旋扳法
      • 2.□法配合「4」字扳
    • 八、扳膝
      • 1.屈膝扳法
      • 2.伸膝扳法
      • 3.屈膝推扳法
    • 〔附〕□法配合膝關節扳法操作
    • 九、扳足踝
      • 1.扳踝關節
      • 2.距下關節錯位復位法
      • 3.距舟關節錯位復位法
  • 第十七章 背頂類手法
    • 一、背法
      • 1.背法
      • 2.側背法
    • 二、對抗復位法
    • 三、頂法
      • 1.仰臥位頂法
      • 2.坐位頂法
      • 3.立位頂法
    • 四、踩蹻法
  • 第十八章 端提類手法
    • 一、端提頭頸
      • 1.背後操作
      • 2.前面操作
    • 二、端提胸脇
    • 三、端提腰椎
  • 第十九章 抖動類手法
    • 一、抖上肢
    • 二、抖腕部
    • 三、抖下肢
    • 四、抖腰
  • 第二十章 推拿操作常規
    • 一、頭面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二、頸項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三、肩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四、肘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五、腕手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六、腰背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七、胸腹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八、髖臀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九、膝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十、足踝部操作常規
      • 1.體位
      • 2.重點刺激穴位
      • 3.主要手法
      • 4.操作步驟
      • 5.適應症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