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序
- 前言
-
上篇 臺灣綠營的建置及其演變
-
第一章 綠營創置的背景及其源流
-
第一節 背景
-
第二節 綠營與衛所兵制的關係
-
第三節 八旗和綠營的比較
-
第四節 臺灣綠營的創設及其特點
-
-
第二章 營制的更改
-
第一節 增兵
-
第二節 前期的變更
-
第三節 後期的因應措施
-
-
第三章 臺灣的武職官
-
第一節 武職的銓選
-
第二節 武職官
-
第三節 武官的任期
-
-
第四章 兵費
-
第一節 屯田議
-
第二節 綠營的公費
-
第三節 養廉銀
-
第四節 餉
-
-
第五章 綠營的沒落
-
第一節 中衰原因的分析
-
第二節 振衰起敝的措施
-
第三節 光緒年間的臺灣綠營
-
-
第六章 綠營與臺灣的亂事
-
第一節 臺灣的動亂
-
第二節 應變之道
-
第三節 軍費的開銷與報銷
-
-
-
中篇 福建臺灣總兵官
-
第一章 來源
-
第一節 明代的總兵官
-
第二節 清初的總兵官
-
第三節 總兵官的儀禮
-
第四節 總兵官的履任及駐地
-
-
第二章 臺灣總兵官的特質
-
第一節 沿革
-
第二節 水師兼陸路總兵官
-
第三節 推舉與任用
-
第四節 掛印
-
第五節 陛見
-
第六節 加銜
-
-
第三章 臺灣總兵官的職責
-
第一節 巡閱營伍
-
第二節 造冊奏報
-
第三節 管理屯弁
-
第四節 審判權
-
第五節 校拔、監督、保題營伍權
-
-
第四章 對臺灣總兵官的監督
-
第一節 臺灣道
-
第二節 巡臺御史
-
第三節 閩省大員來臺巡閱
-
第四節 總兵自陳
-
第五節 總督對總兵官的監督
-
-
第五章 臺灣總兵官的分析-實際任職情形
-
第一節 資料說明
-
第二節 分析
-
-
第六章 由鎮道勢力之消長看臺灣文武官員間的關係
-
第一節 鎮道勢力的消長
-
第二節 文武之間
-
第三節 影響-文武不和
-
-
-
下篇 臺灣的班兵
-
第一章 班兵制度的成立
-
第一節 班兵制度的來源
-
第二節 臺灣班兵制度成立的背景
-
第三節 班兵制度的重點
-
第四節 班兵制的特色
-
第五節 募兵議
-
-
第二章 配渡與換班
-
第一節 點驗
-
第二節 出營、收營的期限
-
第三節 配渡
-
第四節 分起
-
第五節 配渡的海口
-
-
第三章 兵種
-
第一節 營的類別及兵種配置的原則
-
第二節 臺灣的馬兵
-
第三節 臺灣的水師
-
第四節 營務人員
-
-
第四章 班兵的職責
-
第一節 差役
-
第二節 訓練
-
第三節 防汛
-
第四節 巡防
-
-
第五章 班兵的餉糧卹賞
-
第一節 餉
-
第二節 糧
-
第三節 特殊津貼
-
-
第六章 班兵與臺灣的治安
-
第一節 班兵的違法事件
-
第二節 懲治班兵條例
-
第三節 班兵違法的原因
-
第四節 班兵的不法與臺灣的社會風氣
-
-
第七章 祿營中的臺灣兵-附臺勇
-
第一節 清廷對臺灣的控制
-
第二節 臺人加入綠營的原因
-
第三節 早期綠營中的臺灣兵
-
第四節 乾隆朝的臺灣兵
-
第五節 嘉慶朝的臺灣兵
-
第六節 道咸同光四朝的臺灣兵
-
第七節 臺勇的崛起
-
-
- 結論
-
附錄
-
附表(一):臺灣汛塘表
-
附表(二):臺灣總兵表
-
- 參考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7008/MHAS.TGSITDTCD0000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