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從中華革命黨的創立開始,孫中山先生就想建立一個組織完備,紀律嚴整的革命政黨,這一構想到一九二四年終告實現。中國國民黨的改組,除了有其時代背景和相應的外在條件,自發性的思想因素,同樣不可忽視。本書採用大宗原始檔案、著述,以及革命黨發行的重要報刊,如上海民國日報、廣州民國日報、覺悟、建設、星期評論、閩星等作為基礎,一方面探討中山先生思想發展的線索,一方面觀察五四思想激變的時代,革命黨人迎接新思潮,在評介社會主義、重估傳統、參與新文學運動、重視民眾力量、倡議軍隊的改造和黨務改組的進行上,所作出相當值得重視的回應。作者的研究,同時也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多元性,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說明。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新時代的來臨
-
第一節 民國初年革命黨的奮闘
-
1.中華革命黨的設立與意義
-
2.五四時期革命黨的「大黨主義」
-
-
第二節 革命黨人與五四運動
-
1.中山先生關注五四運動
-
2.革命黨人對五四運動的參與和評論
-
-
第三節 響應新文化運動的革命黨報刊
-
1.「星期評論」是革命黨「宣傳事業」的第一步
-
2.提倡中國現代化的「建設」月刊
-
3.「覺悟」與「閩星」
-
-
-
第三章 五四時期中山先生革命理論的發展
-
第一節 中國現代化建設的藍圖―建國方略
-
1.發達民權的第一步―民權初步
-
2.以「孫文學說」―心理建設―作中國現代化的基石
-
3.民生主義的實業政策―實業計畫
-
-
第二節 民族主義的演進
-
1.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發展
-
2.反對軍國主義、反對帝國主義
-
3.譴責日本侵略、支持韓國獨立
-
4.民族自決、民族平等的真義
-
-
第三節 民權主義的發展
-
1.共和之再造
-
2.革命方略與五權憲法的重新提出
-
3.地方自治是國之礎石
-
4.全民政治論
-
-
第四節 民生主義的闡釋
-
1.土地問題的解決方案
-
2.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
-
3.民生實業問題
-
-
-
第四章 革命黨人迎接新思潮
-
第一節 大破壞大建設
-
1.一個主動求變的時代
-
2.氾濫的新思潮
-
3.傳統何處去
-
4.改革者的責任
-
5.革命問題的辯駁
-
-
第二節 輸入新學理:對社會主義的評介
-
1.從威爾遜的「十四=○」說起
-
2.時來運轉的「梭霞里士姆」
-
3.革命黨人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
4.井田制度有無的討論
-
-
第三節 科學、宗教及新文學
-
1.科學的世界觀
-
2.反宗教態度
-
3.新文學運動的參與
-
-
-
第五章 革命黨人重視民衆力量
-
第一節 社會的新動向:勞動問題
-
1.近代工會的發展與革命運動
-
2.五四前後的勞工運動
-
3.革命黨人論勞動問題
-
-
第二節 時代的新生力:學生、婦女
-
1.革命黨人對民衆力量的珍視
-
2.學潮與革命
-
3.女子解放從那裹做起
-
-
第三節 國民之武力:新軍隊的建立
-
1.革命黨與革命軍
-
2.「兵的改造」思潮
-
3.黃埔建軍
-
-
-
第六章 革命之再起
-
第一節 重整革命大業
-
1.再仆再起
-
2.聯俄容共政策的採行
-
-
第二節 改造中國的起點
-
1.中國國民黨的改組
-
2.從「孤立的奮闘」到「與民衆共同的奮闘」
-
-
- 第七章 結論
- 附錄 大事年表(1914-1924)
- 徵引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671/636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