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885-2022年伊藤博文到岸田文雄
從64位日本總理大臣、100個總理任期,理解日本近現代史
本書描繪明治維新後第一位組閣的總理伊藤博文到最近的總理岸田文雄。在六十四位、一百個總理任期當中,日本如何從小國崛起為帝國,又因為過度擴張的野心而捲入戰火,最終戰敗被打掉重練,重新振興,成為今日的樣貌。
在歷史的轉折背後,是一個個艱難的決策,而做出決定的人,正是近現代史中的總理大臣們。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決策者本身的經驗、膽識和判斷力,才是做出好壞決定的關鍵。無法抗拒時代與民粹的近衞文麿把日本帶入日中戰場,也把自己送上黃泉路;全力終止戰爭的鈴木貫太郎,老驥伏櫪讓日本免於本土戰爭的生靈塗炭;吉田茂對美國人低頭,是為了讓日本早日獨立,脫離敗戰陰影;池田勇人盤點局勢,喊出「所得倍增」,帶領日本重回強國之列。這些總理大臣的一念改變了歷史,也讓身為後人的我們受教良多。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日本憲政的分水嶺。隨著「維新三傑」(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因各種原因相繼去世,伊藤博文躍上歷史舞台,從此開啟明治維新下半場的改革工作。經過伊藤博文、大隈重信、山縣有朋、桂太郎等人的努力,日本逐漸擺脫昔日的弱國形象,朝日漸富強的方向前進。但由於「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的施行,日本也悄然步入軍國主義的道路。
二戰結束後,美國以戰勝國首領之姿控制日本,一方面穩定當時的日本社會,另一方面也著手修訂日本憲法,從源頭阻斷日本再次步入軍國主義的可能。從中可以瞭解,日本戰前的憲政是自己摸索出來並走向成熟的;而戰後的憲政則是以美國為核心建立完成的。
1954年年底至1957年出現了戰後日本第一次經濟發展高潮──神武景氣。1956年,日本制定「電力五年計畫」,進行以電力工業為中心的建設,並以石油取代煤炭發電。因此大量原油從外地進口,大大促進了煉油工業的發展。至此,日本經濟不僅完全從二次大戰中復興,也進入積極建立獨立經濟的新階段。受到好景氣的影響,帶動耐久性消費財的熱潮,而出現了「三神器」(電視機、洗衣機、冰箱)。1964年,東京舉辦夏季奧運,這是日本首次舉辦奧運,也是奧運第一次在亞洲國家舉辦。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指數達到最高38957.44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至此泡沫經濟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指數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2001年年中開始,日本颳起了「變人」小泉純一郎旋風。「變人」是小泉的綽號,也就是奇人的意思。在日本政壇,小泉一直主張進行行政改革,壓縮政府編制,實行郵政民營化;此外,在政治制度上提出首相公選制度,在經濟上提出重建日本財政。小泉酷愛節奏強烈的搖滾音樂,並留著齊肩長髮,每次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時總是慷慨激昂,因此極具感染力。
2019年11月20日,安倍晉三擔任總理大臣的任期超過桂太郎,成為日本史上執政最久的總理大臣。2020年,安倍政權邁入連續執政的第八年,遭逢新冠肺炎的挑戰。日本政府未做好充分準備,而且處理疫情慢半拍,隨著病毒擴散,安倍的民意支持度掉到組閣以來最低,最終於9月卸任,由菅義偉接任,但仍無法有效控制疫情。
2021年岸田文雄接任首相,面對新冠肺炎的持續延燒,以及中美日漸惡化的關係,日本該如何在兩大強權的夾縫中生存?像其父河野洋平與宏池會那樣抱持親中立場?或緊握美國伸出的友誼之手,向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靠攏?成為岸田文雄嚴峻的挑戰。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這些總理大臣們的生平和趣事、如何面對國家當前挑戰、如何成功或者失敗的故事,簡明扼要地呈現出來。對於熱愛歷史的讀者來說,是理解日本近代歷史不可錯過的好書。
從64位日本總理大臣、100個總理任期,理解日本近現代史
本書描繪明治維新後第一位組閣的總理伊藤博文到最近的總理岸田文雄。在六十四位、一百個總理任期當中,日本如何從小國崛起為帝國,又因為過度擴張的野心而捲入戰火,最終戰敗被打掉重練,重新振興,成為今日的樣貌。
在歷史的轉折背後,是一個個艱難的決策,而做出決定的人,正是近現代史中的總理大臣們。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決策者本身的經驗、膽識和判斷力,才是做出好壞決定的關鍵。無法抗拒時代與民粹的近衞文麿把日本帶入日中戰場,也把自己送上黃泉路;全力終止戰爭的鈴木貫太郎,老驥伏櫪讓日本免於本土戰爭的生靈塗炭;吉田茂對美國人低頭,是為了讓日本早日獨立,脫離敗戰陰影;池田勇人盤點局勢,喊出「所得倍增」,帶領日本重回強國之列。這些總理大臣的一念改變了歷史,也讓身為後人的我們受教良多。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日本憲政的分水嶺。隨著「維新三傑」(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因各種原因相繼去世,伊藤博文躍上歷史舞台,從此開啟明治維新下半場的改革工作。經過伊藤博文、大隈重信、山縣有朋、桂太郎等人的努力,日本逐漸擺脫昔日的弱國形象,朝日漸富強的方向前進。但由於「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的施行,日本也悄然步入軍國主義的道路。
二戰結束後,美國以戰勝國首領之姿控制日本,一方面穩定當時的日本社會,另一方面也著手修訂日本憲法,從源頭阻斷日本再次步入軍國主義的可能。從中可以瞭解,日本戰前的憲政是自己摸索出來並走向成熟的;而戰後的憲政則是以美國為核心建立完成的。
1954年年底至1957年出現了戰後日本第一次經濟發展高潮──神武景氣。1956年,日本制定「電力五年計畫」,進行以電力工業為中心的建設,並以石油取代煤炭發電。因此大量原油從外地進口,大大促進了煉油工業的發展。至此,日本經濟不僅完全從二次大戰中復興,也進入積極建立獨立經濟的新階段。受到好景氣的影響,帶動耐久性消費財的熱潮,而出現了「三神器」(電視機、洗衣機、冰箱)。1964年,東京舉辦夏季奧運,這是日本首次舉辦奧運,也是奧運第一次在亞洲國家舉辦。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指數達到最高38957.44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至此泡沫經濟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指數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2001年年中開始,日本颳起了「變人」小泉純一郎旋風。「變人」是小泉的綽號,也就是奇人的意思。在日本政壇,小泉一直主張進行行政改革,壓縮政府編制,實行郵政民營化;此外,在政治制度上提出首相公選制度,在經濟上提出重建日本財政。小泉酷愛節奏強烈的搖滾音樂,並留著齊肩長髮,每次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時總是慷慨激昂,因此極具感染力。
2019年11月20日,安倍晉三擔任總理大臣的任期超過桂太郎,成為日本史上執政最久的總理大臣。2020年,安倍政權邁入連續執政的第八年,遭逢新冠肺炎的挑戰。日本政府未做好充分準備,而且處理疫情慢半拍,隨著病毒擴散,安倍的民意支持度掉到組閣以來最低,最終於9月卸任,由菅義偉接任,但仍無法有效控制疫情。
2021年岸田文雄接任首相,面對新冠肺炎的持續延燒,以及中美日漸惡化的關係,日本該如何在兩大強權的夾縫中生存?像其父河野洋平與宏池會那樣抱持親中立場?或緊握美國伸出的友誼之手,向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靠攏?成為岸田文雄嚴峻的挑戰。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這些總理大臣們的生平和趣事、如何面對國家當前挑戰、如何成功或者失敗的故事,簡明扼要地呈現出來。對於熱愛歷史的讀者來說,是理解日本近代歷史不可錯過的好書。
- 推薦序/影響國家發展的關鍵角色
- 推薦序/總理:形塑近代日本的男人們
- 作者序/總理與近現代史
-
第一部/明治時代的總理大臣
-
第一代制憲總理伊藤博文
-
輪流做總理的明治宰相:黑田清隆、山縣有朋、松方正義
-
大隈重信與第一個政黨內閣
-
帶領日本打贏日俄戰爭的桂太郎
-
貴族出身的民主主義者西園寺公望
-
-
第二部/大正時代的總理大臣
-
「大正政變」和山本權兵衛
-
世界大戰下的第二次大隈重信內閣
-
多災多難的寺內正義內閣
-
內政與外交自相矛盾的原敬內閣
-
華盛頓體制與高橋是清內閣
-
過勞死的加藤友三郎
-
關東大震災與第二次山本權兵衛內閣始末
-
清浦奎吾與第二次護憲運動
-
再度回到政黨政治軌道的加藤高明內閣
-
-
第三部/戰前昭和的總理大臣
-
金融風暴與第一次若槻禮次郎內閣
-
顧人怨的田中義一
-
獅子宰相濱口雄幸
-
戰雲陰影下的第二次若槻禮次郎內閣
-
遭到刺殺的犬養毅和政黨政治
-
孤立主義下的齋藤實內閣
-
無力阻止戰爭的岡田啟介內閣
-
從抵抗到順服軍方的廣田弘毅
-
跑龍套的林銑十郎
-
日中全面戰爭下的近衛文磨內閣
-
陷入戰爭泥沼的平沼騏一郎和阿部信行
-
被陸軍搞跨的米內光政
-
捲入戰火的第二次近衛文磨內閣
-
太平洋戰爭與東條英機內閣興衰史
-
螳臂當車的小磯國昭
-
終戰首相鈴木貫太郎
-
-
第四部/戰後昭和的總理大臣
-
短命的東久彌宮稔彥內閣
-
「人間天皇」與幣原喜重郎內閣
-
佔領體制下的第一次吉田茂內閣
-
「中道內閣」片山哲
-
日本黑霧籠罩下的蘆田均內閣
-
長期執政的保守主義者吉田茂
-
「追放者」鳩山一郎
-
連國會都沒去過的石橋湛山
-
美日安保條約與岸信介
-
池田勇人與高速成長的時代
-
長期執政的佐藤榮作
-
「天才」田中角榮與日本列島改造論
-
青天霹靂組閣的三木武夫
-
終於等到機會的福田赳夫
-
「鈍牛」大平正芳
-
戰後籍籍無名的首相鈴木善幸
-
風見雞宰相中曾根康弘
-
終於擺脫田中角榮的竹下登
-
-
第五部/平成時代的總理大臣
-
短命首相宇野宗佑
-
高人氣的海部俊樹內閣
-
「平成慶喜」宮澤喜一
-
推翻「五五年體制」的細川護熙
-
苟延殘喘的羽田孜內閣
-
「第一次沒經驗」的村山富市
-
「華麗一族」橋本龍太郎
-
「平成歐吉桑」小淵惠三
-
與媒體鬧翻的森喜朗
-
捲起改革旋風的小泉純一郎
-
備受期待卻匆匆下台的第一次安倍晉三內閣
-
受到泥巴國會杯葛的福田康夫內閣
-
再度被政黨輪替的麻生太郎
-
灰頭土臉的鳩山由紀夫
-
被海嘯沖垮的菅直人
-
未能力挽狂瀾的野田佳彥
-
史上執政最久的安倍晉三
-
-
第六部/令和時代的總理大臣
-
「令和大叔」菅義偉
-
終於拿到「絕對安定多數」的岸田文雄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