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日本如何締造中華民國?
- 前言
-
第一章 甲午戰爭對中國文明發展的貢獻
-
①中日盛衰的分歧點-甲午戰爭
-
日本挑戰亞洲巨人中國
-
中國國內權力鬥爭的延長線
-
中日命運的分水嶺-馬關條約
-
-
②「三國干涉」帶給中國更大禍害
-
遭受屈辱而更團結的日本國民
-
肢解中國-中國政府自作自受
-
-
③中國文化的極限-自強運動為何失敗?
-
依賴列強維持國家完整的清朝末年
-
翻天覆地的「向夷狄學習」-自強運動
-
「中體西用」思想的傲慢與不合理
-
從病態的「中華至上思想」到「中體西用」
-
變法運動-與中華信仰的訣別
-
模仿明治維新的「戊戌維新」
-
光緒帝周圍皆敵
-
維新派熱烈歡迎伊藤博文
-
日本真正的敵人:東亞的事大主義
-
-
④中國與列強都應感謝義和團時期日軍的表現
-
中國惡意將各國救援僑民的部隊污衊為「侵略軍」
-
日軍奮力保護中國基督教徒
-
日軍的優秀讓列強震驚
-
被北京市民視為神明的柴五郎中校
-
中國人不斷闖入日軍警備區要求保護
-
日軍文明程度受世界肯定
-
日軍為中國人守住紫禁城寶物
-
日軍的「良心」與列強「貪欲」
-
-
⑤義和團事變逸聞-近衛篤麿
-
「亞洲先覺巨人」
-
解救清國免受俄國侵擾
-
-
-
第二章 深遠影響中國的「日本文明」
-
①蜂擁前往日本的清國留學生
-
中華民國是留日派撐起來的
-
「留日經驗」重要性不下於科舉
-
「日本熱」在日俄戰爭後達到巔峰
-
日本盛情歡迎清國留學生入學
-
-
②日本真誠協助中國留學教育之例
-
相繼設立清國留學生學校
-
軍事留學生進入成城學校與陸軍士官學校
-
「實踐女學校」特地接受女留學生
-
歌子與慈禧太后的女子教育共識
-
-
③中國近代的「文明開化」就是日本化
-
不為人知的日中文化交流本質
-
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刊物扮演啓蒙角色
-
留學生譯作在中國大受歡迎
-
日文版中譯的《社會契約論》與《物種起源》
-
藉西洋新思想超越「中體西用」
-
日書中譯的熱潮帶動中國近代出版業
-
日本教科書將近代知識傳播到全中國
-
-
④中國近代小說與音樂教育皆源自日本
-
留日學生撑起中國文壇半邊天
-
中國文壇的開拓者 魯迅、郭沫若等留日派
-
中國西洋音樂播種者 留日音樂生
-
-
⑤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思想也都來自日本
-
幸德秋水是中國社會主義之父
-
受河上肇影響才覺醒的周恩來
-
-
⑥日本人妥善保存中國古典書籍
-
日本人感嘆中國典籍的散逸不全
-
中國學界一大快事:在日本發掘古代典籍
-
-
⑦不少現代中文源自日語
-
追求進步,先從引進日語做起
-
中文文體也深受日語影響
-
不斷經由日語進入中國的日本文化
-
日本假名催生中國文字改革
-
-
⑧以賠款協助中國發展文化事業
-
「侵略者」日本仍積極對中國伸出援手
-
廣泛設立研究所與圖書館
-
-
-
第三章 清朝末年拚命向日本學習的「黃金十年」
-
①中國舉國祟拜日本的時代
-
日本人大公無私地期待「支那覺醒」
-
日本讓中國領導階層認識到中華民族醜陋
-
蔚為熱潮的日本考察團
-
日本讓中國考察者對未來充滿希望
-
得到日本協助而實現的「黃金十年」
-
-
②以日本為範本的清末「君主立憲」改革
-
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催化中國立憲制度
-
「伊藤博文憲法課程」令清國大臣備受啓發
-
以學習日本為目標的國家建設計畫
-
-
③模仿日本的裁判與監獄制度
-
以日本為範本的司法與裁判制度改革
-
-
④「時間觀念」對於中國人的劃時代意義
-
考察中了解到「遵守時間」的重要性
-
「時間觀念」帶來的思想大革命
-
-
⑤引進日系教育系統造成的「文化大革命」
-
引進義務教育,放棄傳統愚民教育
-
確立新教育制度的革命意義
-
「教育宗旨」正是「教育勅語」的中國版
-
-
⑥日本人在中國積極興學
-
中島裁之與東文學堂
-
-
⑦中國近代警察制度的催生者-川島浪速
-
保護紫禁城免受列強掠奪
-
川島協助中國建立近代化警察制度
-
在守舊派抵制下成立的新警察組織
-
-
⑧蒙古近代化教育的奠基者 河原操子
-
二十六歲即在上海推動近代教育
-
一個年輕女性展現的「時代精神」
-
-
⑨為中國近代教育打下根基的日本教師
-
新式學校中日本教師活躍的身影
-
日本人奠定北京大學的基礎
-
日本人培養中國教師的貢獻
-
美國對日本人教育事業的露骨阻撓
-
-
-
第四章 為中華民國建國而協力奔走的日本人
-
①日俄戰爭讓中國人覺醒非革命不可
-
留學日本後才了解祖國的腐敗與落後
-
民族意識高漲並往革命傾斜的留學生
-
受強國日本激勵的中國國民
-
以留學生為主、在東京成立的「中國革命同盟會」
-
被日本人刺激產生的中國「軍國民主義」與尚武精神
-
刺激中國人「硬起來」的日本思想
-
-
②希望締造「第二次明治維新」的孫文革命
-
以日本為據點的「革命浪人」
-
孫文革命的典範便是明治維新
-
比汪兆銘更「親日」的中國「國父」
-
孫文革命生涯有三分之一在日本
-
-
③比中國人還熱心中國革命的日本人
-
盡力保護中國「逆賊」孫文的日本志士
-
日本多的是中國英雄「荊軻」
-
孫文為請日本人支援革命,願「讓渡滿州」
-
為中國革命犧牲性命的日本志士
-
日本人一手促成中國革命派大團結
-
-
④領導辛亥革命的衆多日本志士
-
武昌起義其實是日本軍人主導的
-
積極支援革命的黑龍會壯士
-
內田良平遊說日本政府不干預革命
-
連袁世凱都畏懼三分的「亞洲巨人」頭山滿
-
熱衷於中國革命的日本法學權威
-
日本人計畫暗殺袁世凱
-
-
⑤中國革命打破日本人對中國的美麗幻想
-
南北妥協,革命派背叛日本支持者
-
日本人陶醉在「同文同種」的危險幻想
-
不出易姓革命本質的辛亥革命
-
-
⑥被曲解、誤解的日本右翼組織-玄洋社與黑龍會
-
中國人無法理解的日本志士情操
-
發揚「攘夷精神」,日中合作大力建設亞洲
-
日本右翼對亞洲各國的道義支援
-
戰前日本光輝燦爛的「國家道義感」
-
-
-
第五章 日本一手協助建立的中國近代軍隊
-
①模仿日本的中國「新軍」及其末路
-
日本積極協助訓練中國軍人
-
俄國的威脅迫使中國軍隊近代化
-
向日本皇軍看齊的新軍
-
向革命傾斜的軍事留學生
-
中國革命的原動力是在日本陸軍軍官學校養成的
-
辛亥革命後仍無法形成中國近代國家理念
-
-
②支持、主導中國軍隊改革的日本軍事顧問
-
最認真協助中國的,正是日本陸軍
-
近代中國部隊的創建者-坂西利八郎
-
坂西利八郎全力打造的中國第一批「世界大戰參戰部隊」
-
策動張作霖的軍事家-町野武馬
-
將北洋陸軍改造為日式部隊的寺西秀武
-
日本軍事顧問協助中國練兵
-
-
③「新生活運動」 反日政策下的「日本化運動」
-
即使在「反日時代」,也無法消除日本的思想與影響
-
新生活運動的主要口號-「禮義廉恥」
-
蔣介石身上無所不在的「日本精神」
-
中國軍人的「新生活運動」成果
-
-
-
第六章 日本為中國全力打造的基礎建設 令人眼睛一亮的日本佔領區
-
①日本經營滿州的文明史意義
-
被日本從「沒落中國」拯救出來的滿州
-
避免中國成為殖民地的「日滿中區域合作戰略」
-
-
②眼光遠大的中國佔領區近代化構想
-
日本人在中國大力推動「長期建設」
-
華北基礎建設-「北支那開發株式會社」
-
日本協助中國開發資源、近代化的夢想與自豪
-
日本熱情贊助下萌芽的蒙古「文明開化」
-
致力「華中」復興的「中支那振興株式會社」
-
終戰之際,日本企業員工對中國建設的使命感
-
-
③全力替中國政府照顧農民的日本人
-
食糧嚴重不足、慢性死亡的中國農業
-
用盡各種辦法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
以長遠眼光發展中國農村經濟
-
破壞=好戰的中國人,建設=愛好和平的日本人
-
-
④日本人全力拯救中國的植林事業
-
造林是拯救中國的最重要基礎工程之一
-
被刻意忽略的日本「亞洲綠化」事業
-
-
⑤日本在醫療衛生上對中國的貢獻
-
傳染病猖獗、極度不衛生的中國
-
日本人按部就班為中國培養醫療人才
-
無畏戰火的同仁會醫院
-
全力協助中國防疫的日本人
-
-
⑥日軍推動的鐵道網大建設
-
盜賊之國,鐵道無法建設
-
中國因為資金不足而無汰獨立經營鐵道
-
貪污腐敗、冗員充斥且欠缺汰律知識的鐵道員工
-
以超快速度進行鐵道建設的日軍
-
在日本協助下完成的中國鐵道復興
-
重視民衆生活的日系鐵道「奉公精神」
-
在游擊隊與水患威脅下拚命經營的中國鐵道
-
日軍試圖達成中國鐵道一元化
-
-
⑦因為敗戰而全盤被否定的日本「新中國建設」
-
日本在中國的基礎建設
-
超乎想像的戰前日本「新中國建設計畫」
-
-
⑧強力挑戰列強支配的「日中共榮圈」構想
-
日中合作乃是大東亞共榮圈的成功關鍵
-
好不容易脫離半殖民地狀態的中國
-
-
-
第七章 日本帶給中國的經濟奇蹟與遺產
-
①盜匪跋扈、混亂不堪的近代中國
-
中國文化本質上就是「土匪文化」
-
中國內戰為何遲遲無法平息?
-
地方自治與保境安民的思想
-
日軍努力維護的東亞新秩序
-
從上海的繁榮了解日中戰爭本質
-
-
②日軍全力維護的地方安定與經濟發展
-
日本人成為亞洲各國「殖產興業」的典範
-
汪兆銘南京政府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建設
-
南京政府與「重慶•延安政府」 天國與地獄
-
-
③日本留給中國的近代遺產
-
數不清的精神與物質遺產
-
重慶軍與共軍的「日本遺產爭奪戰」
-
-
④靠日本遺產過日子的社會主義中國
-
滿州國的遺產成為戰後中國重工業支柱
-
中國深受日本資金與技術移轉的恩惠
-
支撑中國改革開放的日本
-
ODA援助與中國基礎建設
-
-
⑤中國內戰、對外戰爭的歷史角色與功能
-
日本最期許的「中國覺醒」、「東亞解放」
-
-
-
終章 從文明史看大日本帝國的歷史貢獻
-
①東亞史的歷史秩序與歷史法則
-
「一治一亂」的東亞史本質
-
新興民族讓陷於衰亂的中華世界浴火重生
-
中華世界總是在內戰中崩壞,外族君臨才又重生
-
-
②大日本帝國帶給東亞世界的貢獻
-
日本讓中國恢復正常秩序
-
大日本帝國三大貢獻
-
日本帶給東亞世界的安定
-
日本努力創造的衛生環境
-
-
③日本人在中國做了什麼?
-
日本是讓亞洲獲得新生的主要力量
-
-
- 日中關係年表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