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先秦兩漢道家思維與實踐
本書探討道家思想之實踐並非高遠玄妙而不可行,其實例俯拾可得。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所並稱之中國「漢唐盛世」即有多數統治者不僅積極地推崇道家思想,而且還把這種思想直接貫徹於政治統治術之中。全書以道論的歷史發展為經,以道論所蘊含的主題為緯,對道家道論的思維特徵及其在實踐中的體現,做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對道家思想在社會實踐中所產生的功用,即「道論體現」,有豐富且具特色的探討。
- 洪序
- 賴序
- 自序
-
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研究因緣
-
壹、先秦兩漢道家道論傳承不明
-
貳、先秦兩漢道家道論研究之價值
-
參、對道家文化研究之興趣
-
-
第二節 道家道論研究的現況
-
壹、本國學者對道家道論的研究
-
貳、外國學者對道家道論的研究
-
-
第三節 本書研究面向與研究的主要問題
-
壹、研究的視角
-
貳、研究的問題
-
-
第四節 本書研究方法、資料與特殊之處
-
壹、本書之研究方法、資料與章節內容
-
貳、本書研究道論的幾點新見
-
-
-
第二章 道的概念溯源、界說與先秦道論發展
-
第一節 道的概念初起與定義
-
壹、道的概念溯源
-
貳、道的界說與早期道論樸素體現
-
-
第二節 先秦道論的發展
-
壹、先秦天人相通之道論
-
貳、老莊與黃老之道論及其體現
-
參、先秦法天之道論發展
-
-
小結
-
-
第三章 秦漢道家道論之傳承與演變
-
第一節 秦漢道論的展開
-
壹、秦漢對先秦天人相貫之道的傳承
-
貳、秦漢致用性闡釋之道論
-
參、秦漢道論之指實化
-
-
第二節 秦漢道論體現之流變
-
壹、秦漢因道生法之道論轉變
-
貳、秦漢道術之用的轉化
-
-
小結
-
-
第四章 道家道論之思維研究
-
第一節 道論思維之架構
-
壹、道論展現之方法
-
貳、道論思維之邏輯分析
-
參、道論思維之統攝分析
-
-
第二節 道論思維之特徵
-
壹、道論的與時變易性
-
貳、道論的分歧異流性
-
參、道論的匯整統合性
-
-
第三節 道論之證成及其體現的意涵
-
壹、契道思維之證成
-
貳、道論之開創性與自覺性責成
-
-
小結
-
-
第五章 道家道論之實踐研究
-
第一節 得道之工夫
-
壹、得道之認識工夫
-
貳、得道之實踐工夫
-
-
第二節 先秦道論之實踐
-
壹、道論之政治社會管理實踐
-
貳、道論之社會祭拜煉養實踐
-
-
第三節 秦漢道論之實踐
-
壹、道論之政經社會管理實踐
-
貳、道論之社會方伎與祭祀實踐
-
參、道論之煉養修行實踐
-
-
小結
-
-
第六章 道家道論之反思、後續研究及其結論
-
第一節道論之反思
-
壹、道論思維與實踐之終極性
-
貳、道論反思之價值
-
參、道論與近現代思潮之鏈結
-
-
第二節 道論之後續研究
-
壹、道論論證之標準化建立
-
貳、道論對中西方哲學及宗教之回應
-
-
第三節 互古彌新之道家思想
-
- 參考文獻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