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音樂美學

作者
出版日期
200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6879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音樂美學,研究音樂藝術美的哲學是也,據考古研究,我國有九千年悠久的音樂文化。將音樂提升至倫理道德、品格修養和美與善的美學範疇來探討,發端於孔子,隆盛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延伸至漢、魏之後,歷代哲人學者對音樂美學多有論述。為發揚華夏傳統文化,本書精選諸子論樂的篇章向讀者介紹。
  • 閱讀霜葉 吳戈
  • 自序
  • 第一章 音樂教育與音樂美學宗師—孔子
    • 引言
    • 第一節 孔子其人
    • 第二節 開創音樂教育的先河
    • 第三節 唱歌教學的實用性
    • 第四節 談「興、觀、群、怨」
    • 第五節 「禮」、「樂」與「仁」
    • 第六節 「美」與「善」
    • 第七節 「文質彬彬」與「中和之美」
    • 第八節 孔子刪詩辯
    • 第九節 「放鄭聲」辯
    • 第十節 才思敏捷的作曲家—孔子
    • 結語
  • 第二章 「非樂」大師—墨子
    • 第一節 墨子其人
    • 第二節 反對音樂的檄文—《非樂》
    • 第三節 《非樂》—狹隘的功利主義思想
    • 第四節 《非樂》的閃光點—人與動物的差別
    • 第五節 可笑的公式—有=無
    • 第六節 「非樂」的多次辯論
    • 結語:悲觀主義和苦行主義的人生觀
  • 第三章 音樂學宗師—荀子
    • 第一節 荀子其人
    • 第二節 傑出的《樂論》
    • 第三節 荀子論音樂的其他章句
    • 第四節 光輝燦爛的世界觀
    • 第五節 「先治國 後逐樂」
    • 結語
  • 第四章 《呂氏春秋》的音樂思想
    • 第一節 呂不韋與《呂氏春秋》
    • 第二節 獨樹一幟的音樂起源論—「太一」
    • 第三節 音樂美與自然美
    • 第四節 音樂與心理
    • 第五節 音樂美的至高境界—「適音」
    • 第六節 反對「侈樂」
    • 第七節 音樂的社會功能
    • 結語
  • 第五章 《准南子》的音樂思想
    • 第一節 劉安與《准南子》其人其書
    • 第二節 以道為主 融會各家
    • 第三節 音樂美的靈魂—「和」
    • 第四節 論音樂的社會功能
    • 第五節 論音樂的美與醜
    • 第六節 論音樂的悲與樂
    • 結語
  • 第六章 《樂記》的音樂思想
    • 概述—《樂記》其書
    • 第一節 樂本篇
    • 第二節 樂論篇
    • 第三節 樂禮篇
    • 第四節 樂施篇
    • 第五節 樂言篇
    • 第六節 樂象篇
    • 第七節 樂情篇
    • 第八節 樂化篇
    • 第九節 魏文侯篇
    • 第十節 賓牟賈篇
    • 第十一節 師乙篇
    • 結語—集儒家音樂思想之大成
  • 第七章 音樂奇才—嵇康
    • 第一節 嵇康其人
    • 第二節 獨樹一幟的《聲無哀樂論》
    • 第三節 《聲無哀樂論》的美學價值
  • 第八章 唐太宗論樂
    • 第一節 李世民其人
    • 第二節 禮樂之作 緣物設教
    • 第三節 悲歡之情 在於人心
    • 第四節 治之隆替 非樂之由
    • 第五節 以武功興 以文德治
    • 第六節 繁花似錦 盛況空前
    • 結語
  • 第九章 音樂詩人白居易
    • 第一節 白居易其人
    • 第二節 本性好絲桐—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
    • 第三節 一曲萬重情—描寫音樂的能工巨匠
    • 第四節 玉管朱弦可要聽—展開藝術想像的翅膀
    • 第五節 千姿萬狀分明見—對舞蹈的生動描繪
    • 第六節 聽取新翻《楊柳枝》—對民間音樂無比熱愛
    • 第七節 同是天涯淪落人—不朽的《琵琶行》
    • 第八節 觀舞聽歌知樂意—與政治相關的音樂思想
    • 結語
  • 第十章 歐陽修論樂
    • 第一節 歐陽修其人
    • 第二節 論音樂的特性
    • 第三節 「聲之至者,能和其心」
    • 第四節 「數小調弄,足以自娛」
  • 第十一章 沈括、鄭樵論樂
    • 第一節 沈括論樂律
    • 第二節 鄭樵論「樂之本在詩」
  • 第十二章 王陽明、顧炎武、江永論樂
    • 第一節 王陽明論樂
    • 第二節 顧炎武論「文、詩、樂」
    • 第三節 江永論「俗樂可求雅樂」
  • 第十三章 王船山論「詩與樂」
    • 第一節 王船山其人
    • 第二節 論詩與樂
    • 第三節 論《樂記》
    • 第四節 論俗樂
    • 第五節 論音樂的「超民族性」
  • 第十四章 梁啟超的美學思想
    • 第一節 梁啟超其人
    • 第二節 美是人類生活要素中之最要者
    • 第三節 詩歌中的悲和喜都是美的
    • 第四節 歌謠與詩—自然美與人工的美
    • 第五節 論情感與情感教育
    • 第六節 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
    • 第七節 趣味之源泉
  • 第十五章 王國維、蔡元培論美
    • 第一節 王國維論美
    • 第二節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