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

出版日期
200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668788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憨山大師(釋德清,1546~1623)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時?晚明法門衰微,四大師等皆以闡揚佛理為職志,而他們的闡教方式常融孔老之說以入佛,甚至直接說解儒道典籍,如此義解儒道實非發揚儒道本意,目的在以不同形式介紹佛理與會通三教,尤其憨山大師具體提出的三教調和理論─《觀老莊影響論》特具系統,本書主要即透過剖析憨山大師《觀老莊影響論》及其解儒、解道作品,討論他會通三教的方法與意義,以及憨山大師在中國三教會通史上的地位。
  • 序一 (李威熊)
  • 序二 (林文彬)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佛教與中國文化的交涉
    • 第二節 著作與解讀
    • 壹、原典解讀
    • 貳、以內典解外典
    • 參、前人著作的參考
    •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 壹、台灣地區學位論文
    • 貳、大陸地區學位論文
    • 參、期刊論文
  • 第二章 明朝三教與愍山思想概述
    • 第一節 明朝三教略說
    • 壹、儒家
    • 貳、道教
    • 參、佛教
    • 肆、民間宗教
    • 第二節 憨山德清思想略說
    • 壹、世學
    • 貳、內學
  • 第三章 憨山大師三教會通思想-《三教源流異同論》
    • 第一節 佛教三教會通概述
    • 壹、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 貳、隋唐時期
    • 參、宋元明時期
    • 第二節 三教同源論
    • 壹、《法華經》經證與「妙悟」
    • 貳、《華嚴經》經證與「唯心識觀」
    • 第三節 三教異流論
    • 壹、華嚴行布以論教乘
    • 貳、唯心識觀以論宗趣
    • 參、楞嚴止觀以論工夫
    • 第四節 以佛判攝儒道
    • 壹、以佛攝儒
    • 貳、以佛攝道
    • 參、融通儒道
  • 第四章 憨山大師以佛解儒思想
    • 第一節 《春秋左氏心法》
    • 壹、「春秋」名義
    • 貳、《左傳》與《易經》
    • 參、《左氏心法》與《楞嚴經》
    • 第二節 《中庸直指》
    • 壹、「中庸」名義諸說
    • 貳、《中庸直指》體用論
    • 第三節 《大學綱目決疑》
    • 壹、「大學」名義說
    • 貳、大學心體論
    • 參、大學工夫論
  • 第五章 憨山大師以佛解道思想
    • 第一節 《憨山緒言》
    • 壹、道物觀
    • 貳、心體觀
    • 參、言語觀
    • 第二節 《老子道德經解》
    • 壹、顯本體
    • 貳、明工夫
    • 第三節 《莊子內篇註》
    • 壹、正破我執
    • 貳、帶顯真宰
    • 參、結示三觀
  • 第六章 結論
    • 壹、教理與修證的緊密結合
    • 貳、建立會通三教之新系統
    • 參、全面的用佛理解說儒、道典籍
  • 參考書目(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