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

出版日期
2000/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668577X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從審美的角度探討了魏晉唯美詩歌發展演變過程,建安文人詩賦欲麗的主張,既張揚文學的藝術生命,又昭示了唯美詩潮的興起,正始玄學深刻影響了正始名士的思維方式、人生理想和審美情趣,進而開拓出清麗的詩歌美學新天地;西晉詩人提倡詩緣情而綺靡,順應了文學自覺的時代潮流,唯美詩歌由此得到進一步發展。
  • 緒言
  • 藝術與人生
  • 藝術形式美
  • 藝術的目的性
  • 上編 詩賦欲麗
  • 建安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 群彥蔚起
  • 第一章 自我的發現與文學的自覺
    • 一 自然生命意識的覺醒
    • 二 「經國」與「不朽」
    • 三 美:文學自覺的關鍵
  • 第二章 詩歌的唯美探索
    • 一 詩風的擅變
    • 二 宴飲遊樂與遷逝哀痛
    • 三 男女情思:傳統的張揚
  • 第三章 女色遊娛之風的審美表現
    • 一 女色:禁區的突破
  • 二 遊娛:暢此千秋情
    • 三 唯美詩潮的第一簇浪花
  • 中編 玄思孕美
  • 第一章 自然之道與白賁之美
    • 一 萬有獨化與山水之遊
    • 二 遊仙隱逸審美
    • 三 白賁之美的哲學基礎
  • 第二章 聖人之情與清和之境
    • 一 理想人格的楷模
    • 二 以「和」為美
    • 三 清和之境
  • 第三章 言意之辨與隱秀之象
    • 一 言•象•意
    • 二 飛鳥形象的意蘊
    • 三 玄思與意象
  • 下編 緣情綺靡
  • 第一章 晉氏之風 本之魏焉
    • 一 社會背景之比較
    • 二 文學特質的探究
    • 三 文學理論的超越
  • 第二章 詩緣情而綺靡
    • 一 感性命之不永 懼凋落之無期
    • 二 兒女情多風雲氣少
    • 三 從容養餘日 取樂於桑榆
    • 第三章 精慮造文 各競新麗
    • 一 耨旨星稠 繁文綺合
    • 二 巧構形似之言
    • 三 擬古與創新
  • 結語
  • 中文參考書目
  • 英文參考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